突然中獎2億你準備怎麼用

 

不久前因為一個藝人中了二億樂透,媒體記者採訪我對於這樣的中獎人獎金使用有何建議,這讓我想起一部日劇”從天而降的三億兩千萬”。劇中描述主角立花悟因為付不出前妻的贍養費而去買了樂透彩券,結果了中了日幣三億兩千萬,中獎那一天因為太過興奮,他在落格中寫下”發生一件改變人生的大事”引起訪客好奇回應,他順手寫了三億兩千萬,正在考慮時不小心錯按滑鼠上傳,因此引來莫名奇妙的跟蹤和覬覦。後來他手機裡和三億兩千萬的合照,引來貪心的女人設計與他在二億八千萬紙鈔上溫存一夜後捲款而逃, 立花悟在突然間又化為烏有,在失去了所有獎金後,他終於體會到什麼對他才是最珍貴的。

後來為了讓他兒子建太在幼稚園運動會跑步,他厚臉皮的向朋友掛井借了1, 200萬幫兒子的幼稚園還負債。他覺得他曾經擁有過三億兩千萬,但是從沒有給身邊的人帶來幸福,現在一無所有的他願意傾其所有的能力,只想看見幼稚園能順利舉辦運動會,看看兒子在他眼前跑步衝向終點線時臉上的喜悅。

有意思的是劇中安排了一個角色: 掛井久志來協助立花悟,掛井說他是銀行委托的顧問,專為高額獎金中獎人服務,他告訴立花悟說如果不小心運用獎金:你會變得不幸!他也警告說:不只是錢,就連人際關係你也將一無所有,那只能怪你自己。也許..你原來就沒有資格擁有那麼多的錢。這齣劇最後是以喜劇收場,但是國外早就有不少類似的情形是:中大獎後並沒有為他們帶來快樂,很多人在揮霍完獎金後,不久又變的一貧如洗,甚至是惹禍上身賠掉性命。

試想一下,如果你原來日子只是過得去,平常雖然不至於樣樣事情精打細算、省吃儉用,但是大錢也不敢亂花,錢對你就是剛剛好夠用而已。突然間你發現自己中了二億的樂透,如果扣除20%的稅金,你還有一億六千萬。如果你原來的花費一年是150萬的話,這筆錢足足可以讓你花上80年都花不完,因為你把錢放銀行一年利率1%,都還有160萬的利息。於是你想自己可以任意花錢、送錢給家人、出國旅遊..等。但是最後你可能會發現錢不是萬能的,有錢也不一定讓你更幸福,而錢也並不是永遠用不完的,如果你沒有好好的規劃,錢還是很有可能很快就花光的。
據報導2013年4月22日,威力彩的頭獎在彰化縣開出,1人獨得15億元,扣稅後實領12億元。領獎後,據傳這位工作是公務員的得獎人,打算這樣用他的12億:

1、先繳清房貸

2、捐出1.2億元做公益

3、定存2.5億元、活存1,100萬元

4、購買4.5億的終身險和3.6億的儲蓄險

不過中獎的這個人,多半是在銀行理專的遊說下做的這樣的決定,這樣的安排其實是太過消極了一點,而且它並沒有解決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錢還是很有可能會被亂花掉。比較好的做法應該是:中獎不要亂炫耀、搞得天下皆知,一堆人要來找你幫忙、借錢的一堆,光是應付這些人就要讓你暈頭轉向了,所以中獎了只讓你最親近的人知道就好。

二是你可以找一個財務顧問,就你的需求跟他做討論後做一個比較完善的規劃,最大的原則是:這個規劃可以讓你身邊只留一點錢但是每月都有錢可以用它讓你不會亂用錢錢也可以受到相當的保護你可以這麼做把你的錢分配到以下的用途

  1. 成立一個私益信託

有人拿到一大筆錢後胡亂投資、創業,甚至被騙等等,當身邊有這麼龐大的錢後,難免成為有心人士覬覦的目標。而信託在你的資產間建一道防火牆,把這些錢從你的名下移轉變成信託的財產。信託的好處之一就是信託財產具有獨立性。即信託財產獨立於委託人及受託人的自有財產之外,而不會成為委託人或受託人的債權人求償之標的(信託法第 12 條 對信託財產不得強制執行。但基於信託前存在於該財產之權利、因處理信託事務所生之權利或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信託法第 13 條 屬於信託財產之債權與不屬於該信託財產之債務不得互相抵銷)。

成立這樣的信託你是委託人,而受託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是銀行,除了財產受到保護外,另外一個好處是匿名。你進行財產交易時,因為你已經將信託財產交給受託人,並且變更名義為受託人所有,因此該財產所有事務的處理,對外均由信託業者(或自然人)以自己的名義為之。加上受託人有對外保密之義務,且主管機關要求信託業者須將保密條款載明於信託契約中,因此第三人根本無法知道其真正的交易對手為誰。

成立這樣的信託有何作用? 你可以利用它來做保管財產及分配運用,例如你可能購買了儲蓄型保險等,其給付可以納入信託財產的一部份,信託的錢也可以做投資,讓它產生投資報酬。你也可以利用信託來照顧自己及他人,例如這個信託合約中明訂:每月給付給你多少生活費,如果你想照顧其他親人,也可納入其他的條文:如孫子女上高中、大學、出國留學等可以從信託中拿到一筆錢等等。

  1. 成立公益信託回饋社會

威力彩樂透等這些獎金都是多少人50元、100元這樣累積出來的,因此這樣的一大筆錢,是承載與累積了多少人的希望與夢想,最後卻可能是一個人獨得而已。因此我覺得中這樣大獎的人,都應該拿出一部分的錢來捐助公益。你可以是把錢直接捐給慈善團體,也可以成立公益信託,自己來參與執行公益活動。成立這樣的信託,是把財產捐出來成為公益信託的財產,因此它跟你的財產分開了。而這些財產的用途,也只能用在信託所訂定的相關公益活動上。你可以找一些你想幫助的、有興趣的項目來做公益活動。除了捐助一些弱勢團體、社福團體外,你也可以有一些比較創新的做法:例如以協助年輕人創業,讓他們以成立社會企業的方式來解決社會上環保、社會福利等等問題。

在這部日劇《從天而降的三億兩千萬》描述主角立花悟中了大獎,最後變成一無所有的時候,他領悟到說:為了讓我領悟人生中甚麼是最珍貴的,上天才安排我中獎。他在中獎後隨意揮霍,最後才體會到金錢不一定會帶來幸福,人生中有些是錢買不到的:例如親情等。如果真的你中了幾億的大獎,這些錢還是要透過適當的財務規劃,讓它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才不會浪費了你的好運了。

給父母紅包不如為他們設立醫療基金

 

又快到過年了,年節時如果留在台北,就會發現一個迥然不同於往日人擠人的景象,台北突然變空了,街上行人少了一大半,想必是中南部的人都趕回家過年了。不管你家在哪裡,農曆新年總是要回老家與家人團聚。在現代這種工商業的社會,平常大家也許工作都忙,在外地的人可能也沒有常回家,因此過年家庭團聚就格外重要,家人不管距離多遠,那種聯繫都還是在的。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大概都是一樣的,不管你多大年紀、多有成就了,父母親永遠把你當小孩,三不五時要唸唸你:要吃飽、要睡好等等。就像唐朝孟郊的這詩: 遊子吟一樣,父母的心思總是掛記著子女生活過得好不好,自古到今都沒變,過年其實就是回去探望父母親,即使被父母親唸,你也會覺得是一種對你的關懷。

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因此過年時不管再忙,總要回去看看父母親,照例也要包個紅包給他們。包紅包給長輩的用意在祝福、添壽,也許你平常就在給父母親生活費了,過年多給個紅包是沾沾喜氣、大家熱鬧一下。金額應該沒有什麼特別的限定,端看你現在的財務負擔能力,可負擔得起當然就包多一點。但是如果是剛出社會、能力有限,那你還是量力而為就好。如果為了包一個紅包,要打腫臉充胖子,明明沒賺那麼多,為了包紅包,要去跟朋友周轉或是去借信用卡的短期借貸,那也沒有必要,畢竟金額不是重點,心意最重要!一般就是包個雙數的金額1600元, 3600元,數萬元或是更多,就看個人自己決定了。

紅包從財務規劃的觀點看,它可能是支出,也可能是收入,這筆錢應該好好做規畫。你可能包出去的紅包比較多,也有可能是你包的少,但是收的紅包比較多。例如有小孩子,長輩都會給紅包等,如果每年都是同樣的情況,建議你可以讓他做更有計畫性的運用:為小孩子專設一個帳戶,把這些錢部分或是全部存入,專門用來做為以後子女的教育基金。當然現在銀行存款利率太低,你是可以把它拿來做定期定額或是單筆投資的,這種長年期的投資,你可以選擇基金、ETF(指數型股票基金)等做為投資標的。你每年都持續的這麼做,不知不覺它就會累積出一筆錢出來,為你的子女以後國留學等提供一個財務支援。

如果要把紅包拿來做子女教育基金的規劃,父母又該如何處理壓歲錢呢? 最好是趁機教導小孩如何做理財,你可以用一個獨立帳戶管理,讓小孩子用記帳的方式來做管理。讓他們知道這些錢是怎麼來的: 一般紅包都是有來有往,可能親戚長輩包給你的小孩,但是同時你也要回禮包給長輩或是親戚的小孩。因此要讓小孩知道:他們收到的 紅包,其實有一部分是你付出去的,因此有一部份是你要拿回去的。你除了留一點給他們當壓歲錢以外,其他的你要存到特定的帳戶內,為他們以後出國留學等做準備。每年投資的金額是漲是跌,也可以讓他們去記錄這些金額的變化,一方面他們可學到永遠都要為未來做準備、錢不要全部花光光,二方面也讓他們了解一些基本的財務知識。

另一方面,過年時可能是家裡兄弟姊妹難得聚在一起的時候,除了過年的熱鬧相聚外,大家也可以趁機討論一下嚴肅、但是重要的議題。現在多數的家庭都人口簡單,但是人都會老,父母親有一天都會老去、都會面臨醫療、老年安養看護等等問題。假設父母親就醫的醫藥費是30萬,以前家庭人口比較多,例如有5個兄弟姊妹,可能一個人分擔個6萬就好了,但是現在人口都簡單,也許子女才二個人,那一個人要負擔15萬,可能就相當吃力了。

給父母親紅包,不如為父母親成立醫療基金,每年除了包給父母親的紅包外,如果可以共同撥一點錢進入這個基金,為以後的醫療費用做準備。你可能想說現在有健保可以負擔這些醫藥費。但是這些老年安養看護,多數時間可能都是在家療養,並沒有在醫療院所住院,所以你健保用不到,醫療保險給付也無法獲得給付。例如即使你在醫院,請特別看護照顧病人,現在一天費用是2,200元,但是因為你並無法從醫院拿到這種看護費用的收據,因此健保不給付、醫療保險也無法理賠。那如果出院了,可能需要請外勞來照顧,一個月的費用基本薪資17,000 元,但是加上就業安定基金等,加總起來的費用,一個月至少都超過25,000元。這些費用粗估如下:

假設長期照護期間7年

第一年特別看護: 7萬 x 12=84萬

2-7年請外勞照顧:2.5萬 x 12 x 6=180萬

醫療費用: 200萬

特殊器材: 20萬

總共: 484萬

如果加計3%的通膨,10年後照護費用約需650萬/人,15年後需要的金額預計是754萬,因此如果能夠預先做準備是比較好的,臨到需要用到時,不會對大家的財務造成太大負擔,如果父母親都健健康康的,那當然很值得恭喜,那這個錢也可以用來讓他們生活過得好一點。

情人節禮物,價值多少很重要

原文刊登於今周刊: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9-105661#

20140209情人節1

西洋情人節快到了,你會送什麼禮物來代表你的心意呢?

元曲中,盧摯有一首《雙調·壽陽曲·别朱簾秀》:「纔歡愉,早間別,痛煞煞好難割捨,畫船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春月。」活靈活現的描寫一對情人才剛分別,馬上開始思念、捨不得片刻分離的情景,愛情總是有很多值得歌頌的。

西洋情人節(Valentine’s Day)的由來,據說是為了是要紀念一個叫Valentine的人。古羅馬時代,羅馬帝國戰爭頻繁,為了應付此窘境,當時的羅馬皇帝Claudius II規定,在一定年齡範圍內的男人,必須加入羅馬軍隊協助作戰,還下令不准結婚,已訂婚的也被迫取消婚禮,以避免加入軍隊的男人分心。這時候,有位叫Valentine的義大利神父自願秘密的幫想結婚的男女主持婚禮,卻不幸被皇帝知道這項消息,Valentine被逮捕入獄後,由於不肯認錯而被處死,他死的那一天就是2月14日。後來為了感念Valentine,就把每年的2月14號訂為Valentine的紀念日(Valentine’s Day),象徵人們勇於追求愛情的精神!

心意到,價值多少更重要
大家免不了在情人節送花,玫瑰花因為帶有浪漫的花語,變成情人節公認必送的花,如果再特別考究的花朵數量,也可以讓小倆口感到萬般的甜蜜。
東方的西洋情人節,似乎是專屬年輕男女與情人共度浪漫的節日,其實不管已婚、未婚,你都可以送上禮物,或安排大餐、假期來表達心意,當然,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意,而不是禮物的貴重與否。
請發揮一點想像力!千篇一律的請花店送束玫瑰花就交差了事,對方是感受不到誠意的。如果你的工作非常忙碌,抽出一、兩個小時看場電影;如果沒有多少預算,利用楓葉、貝殼等大自然的東西,親手做一張卡片,再配上感人的詞句,寫上你對她(他)的愛意,都比你公式化的送上一束6,000元進口玫瑰花還好。

說到送禮、請吃大餐等等,到底要花多少預算?除了你本身預算的考量(不要打腫臉充胖子),最好考量一下對方的「金錢價值觀」,錢要花的有價值,不僅要打動對方,還要讓對方覺得很受用,才不會馬屁拍在馬腿上──沒得到效果,可能還會讓對方怪你用錢沒節制、太浪費,留下不好的印象。

什麼叫做「金錢價值觀」?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格特質,有人天生活潑開朗、有人是拘謹小心;在處理錢財上,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價值觀,基本上,依「金錢價值觀」的不同,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四種人:

1. 精打細算型:

他們最大的樂趣就是存錢,買東西一定是精打細算,上菜市場即使只買個50元的菜,也要菜販送個蔥、送塊薑,一切以省錢、存錢為目標。

2. 保守無安全感型:

他們不致於斤斤計較的省錢,但是對錢的運用卻非常的保守、不願意有任何的風險發生,因此他們的投資絕對只有低風險的工具。例如:錢只擺定存,或是買儲蓄險保單,即使利率再低也在所
不惜。他們只願意投資「可以看得到的東西」,例如不動產、公債等,買股票或基金對他們來說風險都太大了,對於錢財的處理,他們寧願事先仔細規劃準備周全,不願意事後冒風險。
3. 大方花費型:

對金錢的花費是只注重現在的感受、不喜歡計劃,只要喜歡,買東西的花費可以是沒有上限的,因為不夠實際,常常買了一堆東西,事後才感到懊悔。

4. 積極冒險型:

對於花錢,他們看重的是背後的機會,個性上是賭性堅強的人,只要有投資的機會,他們可以不計較細節、勇敢的投入金錢,因為他們看的不是現在的花費,而是未來可能的巨大回收。

如果你是大方花費型,你在情人節送上一束6,000元的進口玫瑰花給女朋友, 四種不同「金錢價值觀」的人,可能會有以下的反應:

1. 精打細算型:「不會吧,花這麼多錢,他為什麼不會省錢?在花市買一把花、自己包裝就好了,太浪費錢了吧!」

2. 保守無安全感型:「他這麼會花錢、用錢都不思考一下,這樣子以後萬一我們結婚了,我可有苦日子過了!」

3. 大方花費型:「這花看起來是不錯,不過如果能在高級餐廳吃個燭光晚餐,再加這束花,可能會更棒!」

4. 積極冒險型:「這傢伙願意這麼花大錢,他一定是覺得我們有很大的機會繼續發展下去吧,嗯,我喜歡!」

每個人由於生長環境教育、背景不同,對於用錢的習慣、衡量事務的價值…等等的「金錢價值觀」可能都會有很大的差異存在,如果你們已經交往穩定,有很大的機會以後會結婚、共組家庭的話,建議你們在一起的時間,也可以多討論彼此的理財習慣、財務目標、金錢的價值觀…等等。

畢竟未來如果生活在同個屋簷下,財務問題是每天都要面臨到的事情,婚前多做溝通、建立彼此的共識,以後就可以減少彼此在財務問題上所造成的磨擦,家庭生活也比較幸福美滿。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http://www.lifemoney.cc,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