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用「保險」來投資?千萬別選儲蓄險,你聽過「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嗎

原文刊登於商周財富網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0025639&p=0

文智與月娥剛新婚沒有多久,一個在保險公司任職的朋友來拜訪他們,介紹他們購買保險,他尤其大力推薦一種只要繳兩年之後,就可以每月領回的「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因為他們婚前各有積蓄,現在戶頭有一筆錢放定存,準備幾年後可以購屋用的。

一聽到朋友說:兩年繳387萬後不用再繳錢,每月領取6,000元(金額可能還會增加),利率比放定存還高,兩夫妻不禁大為心動。他們想,把錢拿去投保此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等到五、六年後他們想買房子時,再把保單解約贖回來。朋友又告訴他們,這張保單現在的宣告利率是2.7%,比銀行定存利率還高,他們一聽當下真想馬上簽約了!

但是,月娥是一個比較冷靜的人,她勸文智還是先研究一下再說,他們其實對保險也不了解。

以上述情形為例,的確不應該衝動:在五、六年內就要購屋,他們其實不適合買「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因為中途解約會有解約金的損失。在第五年末解約,即使加上四個年度領取的每年72,000元的年金給付,他們還是有12萬多的損失,保單會有相關的保障成本、行政費用等,因此解約可能會損失到本金。

類似文智他們這樣的情形,你可能也會有同樣的問題:以前認為保險公司就是提供保障,銀行提供儲蓄、定存等服務,做投資找基金公司、投顧公司購買基金。但是現在這些界限似乎愈來愈模糊了,銀行吸收存款,保險公司也鼓勵你買短年期的保單。甚至於保險公司還有一種投資型的變額年金險,裡面有數百檔基金可以讓你做選擇,沒有保險的保障,你也不用額外支出保險保障的成本,投入的金額純粹做投資之用…

保險到底該如何做規劃?如果把它拿來做為理財的工具的話,該如何做運用?以下提供參考的方向:

1、轉嫁風險用:規劃需要的保障額度

保險最強大的功能,就是可以讓我們做風險轉嫁,把我們可能發生的疾病、意外等風險,藉由購買保險的方式讓保險公司來承擔。例如用一年1,200元的保費購買一年的意外險100萬,意外事故發生時保險理賠100萬,是保費1, 200元的833倍,這才是保險應該發揮的功用,只有當你的保障做好規劃了,你才能安心做理財、做投資,才不會有後顧之憂。

需要買多少的壽險額度才是符合你的需要?底下是一個簡單的公式:

所需要購買的壽險保障額度C=A-B

A. 所需要的準備:
1. 每月日常生活費乘以希望留給家人的保障年期
2. 未償債務(信用貸款、卡債、其他債務)
3. 房屋貸款餘額
4. 子女教育金準備
5. 最後一筆費用(醫療費用、人生禮儀最後處理費用)
6. 留給父母的孝養金

B. 已有儲蓄準備:
1. 已有儲蓄準備(定存或已有投資、可以立刻變現者)
2. 壽險有效保額(契約有效的保單中的壽險額度)
3. 其他的準備

假設文智想這樣規劃:

家庭支出每月8萬(他希望提供家人5年的保障)
沒有負債,子女教育金希望準備600萬,(預計有二個小孩,每人準備300萬)
醫療、後事處理費預估100萬
留給父母100萬孝養金
銀行現有定存是400萬
已有壽險保額過低不予計入

套入計算他所需要的保障額度是:8萬x12月x5年x70%=336萬(家裡少一個人,預估開銷減少30%)

所需要購買的壽險保障額度=336萬+600萬+100萬+100萬-400萬=736萬

這時再配合預算,以終身壽險或是定期壽險來滿足其保障的需求,另外可搭配意外險、醫療險等附約。

2、資產配置用:利用保險商品

如果把保險商品細分,可以用來做理財投資用的工具的,大約可分成幾類:

(1) 固定利率的傳統儲蓄險
(2) 非固定利率的利率變動型保險
(3) 傳統投資型保險(附壽險保障,前5年會收取約150%計劃保費的費用)
(4) 變額年金投資型保險(無壽險保障,沒有高額計劃保費的費用負擔,扣除單次保費費用)

在現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傳統儲蓄險因為還有保險成本、行政成本等費用,因此很難有比定存利率還高很多的投資報酬率;而傳統投資型保險也因為偏高的前置成本讓客戶望而卻步。因此在現階段環境下,利用「利率變動型保險」與純投資性質的「變額年金投資型保險」來做投資工具,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在投資上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投資工具,來組合成一個投資組合,因為每種工具有不同的風險屬性、預期報酬率等,而在投資組合中每種工具的投資金額有不同的投資比例,如此一來所組成的一個投資組合,我們就可以去計算其預期報酬率。

同樣的,如果我們用銀行定存、利率變動型保險、變額年金股票基金,與變額年金債券基金 (變額年金投資型保險中,有各種不同性質的投資標的,假設我們把它分為股票型與債券型二類標的)來做不同的投資組合。假設有保守型及穩健型二種投資組合,其中投資標的的比例如下圖:

/

我們可以算出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率,當然投資是一定有風險存在的,但是藉由配置一定的比例在投資型商品上,你有可能會獲得比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如下圖:

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

b

 

在理財工具的選擇上,為了因應低利率的環境,如果固守傳統上以銀行定存,或是預定利率與定存利率連動的傳統儲蓄型保單,在完成財務目標上,因為其投資報酬率偏低,因此將需要準備更多的成本來達成財務目標所需要的目標金額。這時不妨考慮以承擔適當風險的方式,選擇把部份或全部資金以投資型保險做投資,透過適當的資產配置與投資管理來累積你的資產,讓你的財務目標可以順利完成。

財務規劃諮詢:http://goo.gl/V4F7Xu

 

一步一腳印,如何訂定目標實現夢想(下)

原文刊登於今周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9-111655

20141102Target

前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訂定財務目標要把它寫出來、讓它具體化,但是接下來要如何做才能真正的把這些財務目標付諸實現呢? 我們訂定這些目標,無非是我們對人生有所期待,希望我們的生活不是每天朝九晚五,如果能替它加一點驚喜、人生多一點期待,豈不更有趣? 工作也不是只是領取一份薪水,來應付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這些開銷而已,工作如果可以結合你的興趣、理想等,可以自我實現那豈不是更完美? 但是再怎麼美好的人生夢想,沒有把它落實到財務規劃的過程中去按部就班的實現它,就只是流為空談而已,而要怎麼去實現這些目標呢? 以下是財務規劃上的一些步驟:

1. 評估你的預算

如果已經清楚你的財務目標了,要如何把預算分配到完成這些目標上? 在這篇文章:30怎麼立?30歲必備理財建議(下),我們有談到有幾大類的個人或家庭的支出:一是日常生活的開銷(房租、水電、伙食…等),二是年度支出費用(例如壽險、產險的年度保險費用),三是財務上優先的儲蓄投資(這部份金額是你會從收入中提撥固定比例的金額,來做儲蓄或投資以達成以後的財務目標),四是生活品質上的開銷,諸如你用在健身中心的費用、在嗜好興趣的開銷、外出用餐享受美食、購買3C產品等等,這四個項目,而原則上你可以利用5122的原則來做比例上的分配:

a. 日常生活的開銷:50%

b. 年度支出費用:10%

c. 財務上優先的儲蓄投資:20%

d. 生活品質上的開銷:20%

所謂財務上優先的儲蓄投資,就是指每個月的收入要把這個比例的金額先存入儲蓄投資的帳戶內。

這些錢是專門用來做儲蓄與投資,以便完成你的財務目標的,它是一個單獨的戶頭,跟你的日常開銷支出用的錢是分開的。

2. 設定財務目標的優先順序

你可能有多個財務目標要去完成,這些目標的需要完成的時間、先後順序可能是不同的,你需要依他們的重要性設定先後順序,但是有幾個原則需要注意到:

(1). 要先準備一筆緊急預備金

由於財務目標的規劃都是中長期性質的,你需要準備一筆3至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萬一生活上有急需時可以拿出來支應。如果沒有這個準備,你可能必須去中斷某些財務目標的投資準備,這將會影響到未來你的目標的達成。

(2). 退休規劃需要列入優先準備

由於退休規劃基本上是長期的規劃,時間可能是15,20年後才會開始,退休生活由於通貨膨脹的因素,會讓退休準備的成本加高。人類壽命又因為醫療的進步逐漸有延長壽命的趨勢,退休後的年限增加,也讓我們的退休規劃準備的金額需要再增加,凡此種種因素都讓我們需要提早為退休規劃做準備。

(3).債務優先清償

如果你還欠有信用卡未償餘額或是消費性貸款,由於其利息一般都比較高,在財務目標規劃上可以規劃優先去清償掉這些利息較高的債務。

3. 分配財務資源

針對每項目標做模擬試算後,可以找出每個目標需求的金額,以及該選用何種金融工具來完成目標。根據這些工具的預期報酬率,可以推估我們的財務資源需要投入的金額與比例是多少(舉例如下圖)。當然這時候,你有可能經過試算後發現:你的財務預算不足以完成所有的財務目標,這時候就必須進行財務目標的調整,可能是降低目標所需的額度或其他方式的調整。

例如所設定的退休生活費目標達成上有問題,解決方式可能是降低退休生活費額度,或是做其他調整如延後退休時間等。

20141102資源分配

4. 讓你的計劃自動執行

財務目標步驟的執行一般是需要蠻長期的時間,因此最好是設定好相關的步驟,讓它可以自動執行。例如每月收入的20%匯入儲蓄投資帳戶後,再由此帳戶內設定自動扣款、定期定額購買基金等。

5. 監督財務目標執行進度

財務目標的執行進度如何,需要定期做追蹤以便做適當的處理,例如投資資產內的金融投資工具的資產配置需要做調整或是等或是人生事件的發生:工作轉換、結婚、生子、離婚…等等,造成需要重新檢視整體財務規劃,做必要的調整等。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 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 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 Facebook粉絲頁:Happy Goal 樂活理財粉絲團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圖片來源:Allen )

小夫妻不只愛情,還有麵包要顧!

20131229新婚-2

原文刊登於今周刊: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9-104820

兩個人經過一段時間交往,彼此覺得合適,並決定共組小家庭,是很值得恭喜的事,不過從兩個獨立的個體變成一個家庭、要共同生活,難免有很多事情需要適應與調整,家庭的財務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很多人原本甜蜜相愛,最後走向分手一途,都是因為錢的原因,因此既然決定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有必要把家庭的財務狀況,透過溝通跟共同的努力讓它步上正軌,也為家庭幸福建立穩定的基礎。

新婚夫妻需要知道的理財建議:

1. 坐下來溝通彼此的財務觀念

當兩個人在結婚許下彼此廝守終身的承諾時,並不一定代表錢財的處理觀念是一致的。

在實務上,我們偶爾會碰到很多夫妻雖然結婚了,但在財務上卻形同獨立,兩人的錢財各自獨立、各自管理,先生可能連太太有多少財產都不知道。最糟糕的狀況是,彼此的用錢觀念都不一樣:一方想省錢來存子女教育基金或其他財務目標,另一半卻不願意配合,還是我行我素,賺多少就花多少。還有人是太太收入較不固定、生活費全部要靠自己賺,常常戶頭花到月底剩下3位數,先生雖然收入很高,但是也不會資助她半毛錢,說真的,我還真不清楚這樣的婚姻有什麼意義?

婚後也許各自保有隱私與財務部份獨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彼此對錢財處理的態度差異太大、不能有所共識的話,長期可能會造成兩人相處上的問題,建議在婚後找個時間坐下來討論彼此的財務狀況。

財務雖是各自獨立,但是有些共同的花費(房租、水電費等)如何共同負擔?還是兩個人的錢就交給一個人管理?你們可以討論諸如家庭的收入開銷多少,如果有負債要如何償還等等,做個開誠佈公的討論,然後在財務管理上達成共識。

例如:所有的錢都在一個戶頭做管理,還是有一個聯合帳戶?誰管理財務?多久時間彼此要坐下來檢視一下最近家庭的財務現況?即使是交由一個人做管理,另外一半也應該知道狀況。而一些用錢習慣也需要溝通,例如多少金額的東西算是重大花費,要先跟另外一半討論過才買,如果朋友親人向你借錢,處理的原則是什麼等等,這些事先的溝通往往避免以後衝突的發生。

2. 建立共同的財務目標

即使是財務各自獨立,二個人還是需要建立彼此的共同的財務目標。你們可以建立緊急預備金(3~6個月的家庭開銷)、設定一些1至5年的目標(旅行、購車預算等等),及長期的目標(子女就學基金、退休金等等)。

你們可以開始利用記帳來記錄家裡的開銷都到那裡去了,把家裡的收入支出都弄清楚了,才能開始做計劃:如何用每月可以省下的錢來做投資儲蓄,以完成你們所訂定的財務目標。

要做這樣的規劃,會牽涉到一些較複雜的財務數據,例如財務目標所需的金額多少?什麼時間要完成?以及有多個目標同時要做準備時,這些目標的先後順序該如何拿捏?用什麼工具可以來完成財務目標,要投入多少的錢來做準備?以你們現在的財務狀況,這些目標都可能達成嗎?如果有需要,可以尋求財務顧問的協助,他們可以協助來完成這樣的家庭財務規劃。

3. 養成記帳的習慣

為了完成你們的財務目標,建立家庭財務報表的資料是必須的,由這些資料可以找出哪些是合理的開銷,哪些是可以再做調整的支出。從建立每月的收支報表開始,最終在年度末可以產生如下的年度收支報表,藉由這些報表的協助,你們將能夠好好控制家庭的收支,把有效的財務資源用來完全財務目標。

要建立這樣的每月與年度的資料,記帳是需要的,記帳至少持續幾個月,一直到把家裡的開銷都可以有確切的記錄,以便開始做家庭支出的控制。家庭支出的控制就是希望盡量把家庭意外的支出降低,把省下的錢做計劃性的消費,例如:逛街常常會增加不少意外的購物,也許省下幾次購物的意外支出,明年的國外旅遊的錢就有著落了。

如果你們一開始不知道要如何開始,不知道記帳要包括那些項目,你可以點選以下的連結直接下載此財務規劃資料問卷來使用:下載財務規劃資料問卷

 

4. 檢視彼此的保單

你們應該找一個可以信任的壽險業務員或是財務顧問,把二人的保單做一番調整,有幾個方向是需要注意的:

a. 更改受益人
結婚後應該把保險受益人第一順位改成對方,以免理賠時才發現另一半無法拿到保險理賠金。

b. 調整保障額度
結婚後總會希望萬一自己有風險時,另一半與未來的子女會有保障,不致於因為事故對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可以跟壽險業務員或是財務顧問討論如何做調整,在你們的家庭預算內增加保障,讓家人都能夠得到一份安心。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http://www.ifa-cfpsite.com/new2.php?id=132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http://www.lifemoney.cc,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千萬別相信「記帳,是窮人才會做的事」

原文刊登於今周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9-102758?page=1

2013/10/07
夢想dream

最近有一篇〈每天記賬,是窮人才會做的事〉在網路上引起不少注意,文中聲稱記帳會讓窮人愈來愈窮、是富人不會做的事,被不明就裡的人瘋狂轉載,但其中有些論點實在令人不敢茍同。

千萬別相信「記帳,是窮人才會做的事」!該篇文章明明是在講創業的好處,不知為何會跟個人財務、記帳扯上邊,還真令人費解。沒錯,如果真的要賺大錢,創業是比較有機會達成的,但不是每個人適合當老闆,創業過程的辛苦與煎熬,不是每個人可以承擔得了,用這樣聳動的標題要人不要記帳,實在是很不負責任的事。

其中幾點需要再討論:

1. 記帳不會是沒有效益的事

富人不用記帳,那是因為他的收入、支出都有一套固定模式在運作,已經建立一套系統運作模式;可能他有請會計協助處理帳務方面的事情,但是一般人記帳,是瞭解個人財務的基本功,在沒有建立自己的財務管理系統前,記帳是必要的,唯有這樣才能清楚自己收入、支出的流向,如果連自己的財務現況都不清楚,談創業、談投資等等,都是很危險的事。

2. 每天少喝星巴克拿鐵,幾十年後,省下來的錢也是一大筆錢

拿鐵因子(Latte Factor)的理論是美國一位財務投資顧問David Bach所提出來的,它不僅指喝咖啡而已,而是泛指一些高成本、固定的支出。如果你可以在這方面節約支出的話,事實上是可以為你創造出一筆財富的。

有些人對財務規劃有所誤解,會認為做財務規劃就是要省吃儉用、什麼都不要花,只要拼命的存錢,讓自己以後退休後有足夠的生活費用,或是子女有錢出國留學等等──這是對財務規劃的誤解。

財務規劃的基本訴求是:花該花的錢,但是減少非必要的意外支出。就像喝一杯拿鐵,如果是為了工作上的需要,必須找一個可以洽談事情的場所,星巴克可能是好選擇──這就是花該花的錢。

但如果你是習慣每天喝上二杯拿鐵的人,星巴克可能就不是一個好選擇了,因為一杯拿鐵中杯是120元,一天的支出就要240元。除此之外,你有更多選擇:超商的拿鐵45元一杯,或者買一台膠囊咖啡機,泡一杯咖啡約25元;如果是老饕自己買咖啡豆、自己煮咖啡,一杯可能不到10元的成本,如果可以,為什麼不少花一點錢?

如果一天省下220元,一個月就是6600元了,如果這筆錢可以做適當的投資,經過時間的累積,它就是一筆大錢了。

喝咖啡費用
喝咖啡費用

〈每天記賬,是窮人才會做的事〉有些似是而非的言論,例如:「靠儲蓄無法脫離貧困」、「有錢人從不蒐集折價券和排隊撿便宜 」等等,事實上,富人不見得都是唯利是圖、高調炫富,他們也是不會亂花錢的,至少我認識的富人都相當謙虛低調,跟一般人一樣搭捷運,你可以看得出來她穿的衣服有格調,但是絕對沒有到炫富的地步。

如果儲蓄只是正常的生活上的小調整,例如:隨手用手機記帳,每個月再整理一下收支報表,檢視是否有超支的部份,如果是應當的花費,即使是犒賞自己到國外渡假,也可以事先做計劃,將每月收入提撥一部份成為出國預算,積少成多,到時就可以完成這樣的目標。

平常因為儲蓄的習慣,讓你藉由投資或其他方式,可以累積資產、完成人生的夢想,過你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就會相當富足快樂,並不需要每個人都是大富翁才會快樂,你說是吧?況且,記帳跟變成大富翁是二碼子的事,彼此是不會有衝突的。

有夢想,就要記帳!

記帳絕對不是只有枯燥乏味的記下來而已,這些數據經過財務顧問的整理後,變成像以下的圖表::

收支
收支

以此圖表為例,可以看到一個家庭的年度收入與支出等大項目,其中收入可以分為三大類:工作收入、理財收入、其他收入。

理財收入指的是不需要工作也會由生息資產自動流入的所得,如租金收入、利息收入等,理財收入越高,表示財務自由度越高。

從各自所佔的比例,可以看到個人與家庭財務的狀況,在上面三類收入比例的圓餅圖中,工作收入幾佔全部的比例,從這裡可以判斷,其理財投資上並沒有效率的運用,可能是收入全部放在定存,無法帶來較高的理財收入,或是可能有投資,但是資產配置有問題,以致於投資報酬率太低等因素造成的。

記帳裡面的支出可以分為五大類:生活費(含教育費)、非消費支出、保險費、負債攤還、定期定額儲蓄等:

1. 非消費支出是稅金和父母孝養金等支出。
2. 保險費,區分為純保費與保費中儲蓄的額度。
3. 負債攤還,根據每年還款金額與利率,區分為利息部分與本金部分的支出。
4. 儲蓄支出,包含零存整付的定存,與定期定額的基金投資等。

從以上的圖表可以大略看出其支出比例是否合理,例如有些人的房貸或短期貸款(信用卡或現金卡貸款等)的支出太高的話,會影響其財務的健全,這時候財務顧問就會再針對這個項目去檢視其項目與金額、貸款利息、還款條件等,然後再跟客戶討論如何降低此部份的支出,以減輕客戶財務上的壓力。

也有些人是保險費的支出與其收入不成比例,例如:曾經有一個客戶,年收入約70萬,其保費母親加女兒的保費支出卻接近10萬元,造成其沉重的負擔。後來檢視他們的保單,發現是重覆的項目投保太多,光醫療險一項有定期醫療險、終身醫療險、終身手術險等,項目非常多當然保費也蠻多的。

經過幫其調整後,把保費年度支出降低為一年36,000左右。

因此,記帳在財務規劃上面有一個積極的功能,是用來了解個人與家庭的財務現況,經過此一步驟才能據此來規劃未來的人生目標,知道手頭上有多少資源可以運用,未來可以用什麼方式來達成目標等。

記帳也許不見得讓你變成大富,但是至少你會因為踏出這一步,而認真的思考人生的規劃,有什麼夢想你希望去達成的。有夢最美,是因為有夢你會去付出、去追求,心理會多了份安定感。人生如果有什麼值得遺憾的事的話,最大的遺憾不會是因為你訂了目標結果沒有達成,而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目標、不曉得該追求什麼,那才是最大的遺憾,而有了財務規劃,好好規劃自己的財務,其實就是完成目標前基本該做的功課。

免費講座歡迎報名:

完善財務規劃──信託工具應用
理財規劃富足人生系列講座之一

日期:2013年10月25日(五)下午14:00–17:00
地點: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服務大樓2樓(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12號2樓會議廳)
交通:捷運文湖線港墘站2號出口(內湖高工正後方)另備有B2, B3收費停車場
更多資訊,請至 http://www.ntpda.org.tw/news_detail.asp?sid=12387&dtype=1
如欲參加研討會,請於102年10月22日(四)前完成報名:線上報名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http://www.ifa-cfpsite.com/new2.php?id=132

§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http://www.lifemoney.cc,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部落格:
1. (大眾)理財與人生 http://ez-financial.blogspot.tw/
2. (財務顧問) IFA財務顧問網 https://lifemoneyblog.com/

只有3%的人會完成夢想

原文刊登於今周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9-102585

goal訂定財務目標

1953年,哈佛大學曾經有一項研究,只有3%的畢業生會為自己訂定目標。20年後,他們的調查發現:這3%為自己訂下目標,並且把它寫下來、許下承諾的人,比起其他97%沒有訂定目標的人,有更高的成就。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可以開始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把自己人生中希望達成的夢想寫下來,透過財務規劃的協助,你也有機會逐步把這些目標一一付諸實現。

很多時候,當跟朋友提到我們從事財務顧問的工作、在幫客戶做財務規劃時,有些人的反應是:你們做的應該都是高資產的客戶,一般的中產階級也沒有多少錢可理,不需要做財務規劃吧!會這樣說,是因為多數人把財務規劃跟「財富管理」畫上等號,事實上,財務規劃並非有錢人才需要,財務顧問協助客戶整理他們的財務現況、解決財務上的問題,並協助完成未來的財務目標,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它並非高資產族群的專利。只是不同族群會有不同的需求,對於一般的中產階級來說,問題也許出在如何控制支出、增加可儲蓄與投資的收支餘絀,以達成財務目標,而高資產族群也許是稅務、財產傳承的問題,各自可能面臨不同的問題,但是這些都在財務顧問為客戶所做的財務規劃範圍內。

財務規劃並不是錢多才需要做,它讓自己能夠有效率的管理自己的財務,不是多賺錢或是少花錢的問題而已,它讓你清楚財務及掌控它。掌控自己的財務是一種甜蜜的感覺,做了財務規劃也會讓你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即使你現在可能是在負債的狀態,只要你勇於踏出這一步,你的生活將可以逐步的改善。

如果真的是在負債的狀況,你需要做的就是誠實面對自己,如果要改善你的財務狀況,就必須先改變你對金錢的態度:你真的了解你的收入多寡?你知道每月的房租、貸款、瓦斯費、一年車子維修費用多少?醫療費用、信用卡利息多少?退休金可領多少?

如果你不知道上述答案也別太難過,因為多數人都是這樣,無法掌控自己的財務,但是如果對自己的財務沒有清楚的理解,就不能計畫儲蓄,無法因為工作帶來的收入,逐步去完成長、短期的財務目標,當然也無法償還債務了。

1953年,哈佛大學曾經有一項研究,只有3%的畢業生會為自己訂定目標。20年後,他們的調查發現:這3%為自己訂下目標,並且把它寫下來、許下承諾的人,比起其他97%沒有訂定目標的人,有更高的成就。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可以開始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把自己人生中希望達成的夢想寫下來,透過財務規劃的協助,你也有機會逐步把這些目標一一付諸實現。

 

財務規劃其實就是一種科學化的理財過程,它把企業管理財務的方法運用在個人理財上面,讓個人理財更加科學及邏輯化。我們知道要了解一家公司財務是否健全、是否有投資價值,我們會去看企業的財務報表,其中有所謂的四大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股東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這些報表的功能,就是讓我們能夠從數字報表中去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

財務規劃基本上是協助客戶做到這些功能:

1. 了解財務現況
2. 解決財務問題
3. 完成未來財務目標

試著想像一下,如果你今天要規劃一趟長途旅行:

首先你會需要訂出目的地,哪幾個目的地是一定要去的?然後你會開始想:要跟誰一起去、這趟旅程需要花費多少?再看看自己準備了多少錢可以用,有些東西也許可以變賣,轉換成現金來湊足旅費,或是經過一陣子的儲蓄來準備旅費,也許整體看過自己的準備狀況後,做了一些計劃調整、刪除一些目的地不去了,或是改變地點等等。

這個就像我們為人生的夢想訂定目標一樣,你也是需要先檢視現況,才能知道有多少資源可以用來完成財務目標,人生不就像是一趟旅程嗎?

多數人的資源都不是沒有限制的,在收入與環境的限制下,要好好規劃自己的資源,把錢用在刀口上,讓它來完成我們的人生夢想、完成我們的財務目標,而這些就非常需要我們在開始這趟旅程前,好好做規劃,如此我們的夢想才有實現的一天。

財務規劃讓我們過有計劃的人生,它讓我們的人生夢想不再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逐步去實現的,只要你願意踏出這一步,為人生做計劃、誠實面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其實你的人生夢想、你的財務目標已經完成了一半了。

在了解個人/家庭財務現況上,如何把企業管理財務的方法運用在個人理財上面呢?那就是從建立個人/家庭的財務報表做起,它有所謂的四大報表:

個人/家庭收支預算管理表(對照於企業的現金流量表)

在企業財務報表內的現金流量表,看的是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而所謂的「流動性」,指的是資產轉換成現金的方便性。它是一項有價財富,企業擁有愈多高流動性資產,其陷入財務危機的可能性便降低。

而個人的工作收入、投資收入與其他收入等,會產生現金流入,但是它又會有流出,就是各項的支出。如果收入減去支出還有剩餘時,這些餘絀的金額,就是可以用來做為計劃儲蓄或是投資的。下面這個表,可以看到各項支出金額所佔的比率是否合理,如果是一個健全的個人/家庭財務報表,在收支預算這裡應該保持合理的資金流動性,如果支出大於收入,財務會出現問題,可以深入探討各項支出的金額是否可以降低,如果是負債,可以檢討債務的性質、擬定降低債務的計劃。在此的首要任務就是管理支出、增加計劃儲蓄或投資的金額,以使財務目標能夠達成。

10130928收支管理

 

損益表(對照於企業的損益表)

損益表是揭露公司於一段期間內,經營績效與盈虧損益的報表,它主要可以看到企業因主要營業項目所發生之營業利潤,另外還有因非營業行為所發生之收入與支出內容。

在個人/家庭財務報表內,以年度總收入減掉年度支出,可以得出損益表。以年度為單位,整理出一份報表,對個人與家庭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它會提供一個角度,讓你檢視個人/家庭整體的財務,以做為是否需要做調整的參考。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是:先把用來做計劃儲蓄或投資的錢,在每月提撥出來後,再做其他的花費。想要能夠存錢來達成你的財務目標,原則就是要有計劃的花錢,除了固定的支出外,應該先存下計劃儲蓄與投資的錢,再安排其他的花費,如:購買非生活必需品、吃大餐享受等,而不是順其自然,等到花完有剩的錢才來做儲蓄,這是很難存的到錢的。

20130928損益表

 

資產負債表(對照於企業的資產負債表)

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也稱為財務狀況表,它是一份記錄公司在特定日期之資金來源與去向的報表,屬於「存量」性質的報表。資產負債表的用途是可以瞭解公司的週轉空間、債務壓力、資產結構、資產品質等。

在個人/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所擁有的資產結構,如:

1. 資產項目──動產、不動產、投資資產(基金、股票等,其投資績效如何?投資資產配置是否適當?是否可以符合財務目標需求的績效?)
2. 負債—債務項目金額是否佔支出項目太高?未來償債能力如何、是良性負債(房貸、投資性質的貸款),或是不良負債(信用卡卡債、現金卡卡債等),這時就需要思考如何降低債務、改善資產負債表結構,讓計劃儲蓄與餘絀的金額增加,以提高權益(淨值)。
20130928資產負債表

 

企業財務報表中的股東權益變動表,是用來作為判斷公司股權價值變化的依據,由於個人/家庭財務報表中沒有對應的報表,因此我們用資產配置表來代替。

資產配置表

資產配置表可以讓你了解,你的各項資產的類別與資產投資的效率。資產一般分為「自用資產」與「生息資產」,自用資產就是自住的房子,正常狀況下,自住的房子不會出售,因此它並沒有相對的流動性。而生息資產是用在儲蓄、投資等等用途上的,你可以藉由投資產生報酬,來增加你資產負債表中的權益(淨值)。

生息資產會根據財務目標的不同,依適當比例配置在長、中、短期的投資資產配置上,此時,投資資產的投資績效,會直接影響到你的財務目標是否可以達成,因此投資資產的資產管理非常重要,怎麼把資產做有效率的投資,在考量風險的前提下,如何讓你的投資可以每年帶來穩健的報酬率,讓你的財務目標一一按照時間順利實現,投資資產管理是一個蠻重要的議題。

資產配置表
資產配置表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點此連結可觀看本文相關影片:
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http://www.ifa-cfpsite.com/new2.php?id=132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http://www.lifemoney.cc,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部落格:
1. (大眾)理財與人生 http://ez-financial.blogspot.tw/
2. (財務顧問) IFA財務顧問網 https://lifemoneyblog.com/

( 圖片來源: stilllearninghowtofly – W W Tribe Psychiatrist)

用「SMART」訂財務目標,讓夢想逐步實現!

386汽球
原文刊登於今周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9-102428

迪士尼在2009年曾經出過一部動畫片:《天外奇蹟》,這部片子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動畫片等獎項,成為繼《美女與野獸》之後第二部入圍最佳影片的動畫片。片中一段是敘述當卡爾還是一個孩子,遇見有著同樣夢想的女孩艾莉,艾莉總是夢想著到南美洲的天堂瀑布去探險,當他們結婚後,為了完成艾莉的夢想,他們平常把錢存入一個玻璃瓶內,希望累積到足夠的錢,有一天完成艾莉的夢想。但是中間因為要修車、卡爾出車禍,還為了修房子,幾次他們打破玻璃瓶把錢拿出來應急。

終於等到他們老了,卡爾看著當初的照片,想到當初艾莉對他神飛色舞的展示冒險書,跟他分享她的冒險夢想的樣子,他馬上去訂了機票,想要讓艾莉出發去追尋她的夢想,但是機會尚未來到,艾莉卻已經病逝了。卡爾後來雖然也大費周章到了天堂瀑布,但是已經沒有機會跟老伴分享喜悅。

電影情節相當感人,但是看到其中的場景──每次他們為了應急,把玻璃瓶打破,拿出裡面硬幣的畫面,讓人特別有感觸。有些人不敢做夢,是覺得太遙遠沒辦法達成,即使敢做夢,又常常因為生活中情勢的改變,讓自己的夢想無法獲得實現。

要怎麼讓自己的人生夢想、自己的財務目標都能實現?首先是必須把這些目標寫下來,而且還有幾個訂定財務目標要遵循的幾個原則,財務目標必須是:

1. Specific 特定的
2. Measureable 可衡量的
3. Attainable 可達成的
4. Relevant 有相關的
5. Time Table 有完成時間表

訂定財務目標要遵循「SMART」的原則,就像下圖的例子,它應該要有時間表:

例如:10年後你想完成以下這些事情,根據這些目標,你可以再訂定1年、3年的目標,把目標更為明確化。

就像學習第二專長,先找那種專長是你感興趣、想要去學的?有人可能想說退休後可以開一間民宿,那你可以花時間先蒐集相關的資訊──地點在那裡,花東、宜蘭,還是其他地方?民宿提供什麼服務,住宿加供餐,還是只有供餐點、不提供住宿,蓋民宿買地、建屋成本多少?……等等,有了一個清楚的目標,甚至於你已經把它視覺化了,譬如說已經去看過幾家民宿,找到你想要的類型的民宿,你的夢想就以它為藍圖來構建你的目標。

這些目標跟你是有相關的,因為是你想要的目標不是別人的,只有你真心想要達成的目標,你才會為它付出心力去追求、去努力。為這些人生夢想訂定目標,絕對不是在做白日夢,而是你在心中畫出一幅清楚的藍圖,知道你要的人生是什麼樣子的,這是一種選擇,因為人生苦短不過數十載的光陰,而每個人的資源、環境都不同,你想要的人生只有你自己可以替自己決定,因為彼此價值觀可能都不一樣,你想要完成的財務目標,跟別人的也許就有很大的差異。唯有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集中把自己可以運用的資源投入在這些財務目標上,你的人生夢想也才有儘早達成的一天。當然這些目標都必須建構在你現有或未來可用的資源上的,因此它是實際可行的,不是天馬行空的空想,配合一些實際的執行步驟,便能確保它在未來可以逐步實現。

訂定財務目標
訂定財務目標

當財務目標訂定好之後,接下來你要完成這些步驟,讓自己的財務目標可以獲得實現:

1. 了解自己現有多少資源
現有的存款、投資的資產、動產、不動產等等,可以運用在完成財務目標的是什麼,如果有多項目標要達成時,這些資源要如何分配,分配比例如何?這些都是要列入考慮的因素。

2. 現在的收入支出整理
現在的收支狀況是平衡的狀態、負債,還是有多餘的財務資源,可以投入完成財務目標?這必須花一點時間整理自己的收入與支出,過程可能蠻瑣碎的,但是一旦做過一次,以後就可以有比較清楚的概念,知道自己的收入都用到那裡去了,這會有助於做財務目標的規劃。

訂財務目標
訂財務目標

3. 找出可用的財務資源
在整個收入、支出整理完後,找出有多少的財務資源是可以加以運用的,如果必要可能必須對某些支出做調整以節省開支,例如上網、電話費用等固定開銷是否可以整合,保單保險內容是否重覆投保太多,以致於保費支出超過預算,或是投資金額過度分散在各家銀行,投資資產沒有善加管理,如果做一番調整,可能可以在每年增加一些投資報酬收入等等。

4. 投入資源運用儲蓄或投資以達成財務目標
非常短期的財務目標無法用有風險的投資工具做投資,但是一般中長期的財務目標,運用投資工具可以善用時間的複利效果,以較少的成本來完成你的財務目標。

5. 檢視目標缺口必要時調整目標
如果運用儲蓄或投資工具後,發現到時候目標所需要的金額,跟自己做了儲蓄或投資所預期可以達成的金額,中間還是有不少的差距。這時候可能是目標所需金額估計有誤,或是投入儲蓄或投資的金額太少等原因,有需要可找財務顧問做諮詢,在財務顧問做完檢視後,也許針對財務目標要做適當的調整。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http://www.ifa-cfpsite.com/new2.php?id=132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http://www.lifemoney.cc,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部落格:

1. (大眾)理財與人生 http://ez-financial.blogspot.tw/
2. (財務顧問) IFA財務顧問網 https://lifemoneyblog.com/

出國留學不只是花錢,更要花時間溝通

子女教育基金
子女教育基金

原文刊登於今周刊: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9-101985

在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的期望下,很多父母會為子女準備教育基金,讓子女以後可以出國留學。父母心裡存的念頭可能都是「既然小孩有能力唸,就讓他們多唸一些,多累積能力讓他們可以在以後求職就業上更加順利。」出國留學,最多人考慮的國家應該是美國,不過美國留學的費用愈來愈高昂,從2001到2011年間,美國學費就上漲了75%。美國大學學費每年平均上漲幅度約為6%,要到美國唸兩年研究所的費用,大約是台幣220萬到400萬間,看唸的是社區大學、公立、私立,或是所在的區域,生活費會差異蠻大的。

這裡有個網站可以讓你概算一下所需要的費用:College Cost Calculator,美國高等教育的學費高漲,引來不少批評認為教育愈來愈「私人俱樂部化」,只有有錢人才唸得起,以致於很多學校都拼命招收國際留學生,因為高昂的學費讓不少美國人也覺得很吃力。 根據最近富達投資的一項調查顯示,有高達69%的美國父母說,他們有在為子女做教育基金的準備,平均每年約存入5,000美金,但還是遠遠不足所需要的金額,而因為經濟不景氣、收入降低,不少人也把原先存入的金額拿出來做為他用。

現在台灣高等教育充斥著不少前所未見的亂象,一堆專科學校改制為大學,讓大學太容易畢業的結果,造成大家唸完大學,還必須唸研究所,才能算是完成學業。有些企業有一項「只認學歷」的規定,讓一些人明明大學畢業了、工作也能夠勝任,薪水卻硬是比另外一個從不知名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同事少了一大截,因為嚥不下這一口氣,只好又回去唸研究所,因此現在的研究所畢業生,其實就相當於以前的大學畢業生了。

父母親為子女前途著想,希望提供他們更好的機會,可說用心良苦,但是你會花時間跟子女溝通出國留學這件事嗎?為什麼需要做溝通,因為它牽涉到幾個方面:

1. 動輒數百萬的花費,將排擠你的其他財務目標

對一般家庭來說,數百萬是一筆大數目,現在可能多數人已經不再奢求「養兒防老」了,一般人可能也沒有奢望子女就業順利,可以回饋家庭多少,不過它對你的退休規劃、換屋等等計劃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排擠作用,重要的是父母都寧願犧牲自己來成就子女,但是這種苦心子女可以明白嗎?否則自己省吃儉用讓子女出國唸書,子女卻一點都不珍惜,那不是很冤枉嗎?

2. 子女對留學的態度是暫時躲避就業壓力,還是為興趣而唸?

如果不能從求學中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項目,出國留學只是暫時逃避就業壓力而已,因此即使唸完研究所了,可能都沒有累積到相當的工作能力,對以後的求職可能也沒有多少助益。但是如果能找到自己有興趣鑽研的項目,也許他們沒有出國、在國內唸研究所,就已經可以累積相當的能力了,在職場上找到理想工作往往不是問題。因此釐清自己為何要出去唸,以及唸什麼科系,是應當在出國前先思考清楚的。

在美國有部份的父母親,在做子女教育基金規劃時,也把財務顧問納入計劃內,讓財務顧問與其子女一起討論其大學教育的規劃,有幾個面向是你可以參考的:

1. 財務顧問因為是第三者的角色,可以以比較客觀的角度跟子女談論出國留學的費用、成本等。

美國的大學從社區大學、公立大學,到私立大學的學費可能就相差2、3倍以上,讓子女了解成本,以及對父母造成的負擔,也許在成本與效益上,可以做更好的選擇,例如:相同的科系,選擇社區大學以節省費用,可以減低父母親財務上的壓力。

2. 父母親可以開誠布公,跟子女做一些相對的約定。

讓子女了解父母財務上的壓力,也可以相對要求子女做出承諾,例如:學習成績必須維持什麼等級,部份費用以打工的費用自理等,可以訓練子女獨立及為自己負責的態度。

而一般人做子女教育基金規劃的工具,有定存、保單、基金單筆或定期定額的投資。我們會建議客戶,最好把這樣的規劃用一個專門戶頭來處理,不要跟其他用途的錢混在一起。如果是利用保單做規劃的話,現在有一種變額年金保險,是不需要壽險保額的,因此不必扣除壽險保障的成本,也沒有前五年的高額的前置費用(一般投資型保單,在前五年會扣除約150%的年繳金額)。每年收取的費用約3%,投資標的有的多達700多檔基金,跟你在銀行買基金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它是保單的型式,不同的是:它每年會提供6~12次的免手續費的投資標的轉換。

多數人也許是透過購買基金的型式,來做子女教育基金的規劃,每個月固定在扣款投資,但是在投資資產管理上,應該做適當的管理。以底下的安本環球亞太基金為例,假設你一直定期定額投入金額做投資,它在2009年時淨值下跌超過50%,注意喔,這時的下跌是代表你所有帳戶價值一起下跌50%,雖然說它在約一年半後,回復到它原先淨值的水準,但其實這時只是本金回來了,要讓原本的帳戶價值回復原來的金額,還需要更久的時間。

 

stock

 

財務目標的規劃上,如果是像這樣用單一投資標做規劃,可能就會碰到這樣的風險:當你的財務目標──子女出國留學已經到了期限,小孩都要出國唸書了,卻發現投資的帳戶價值突然減少了一半,那該怎麼處理呢?所以在財務規劃上要做適當的處理,如果已經接近財務目標需要達成的年限時,就要逐漸把投資標的轉換為變動性較低的投資標的,把到期無法達成財務目標的風險降低,同時在進行投資時,運用定期定值等策略,策略性的去做投資調整,當投資標的飆漲時賣掉部份投資標的,而當下跌時,則趁標的淨值下跌時,買進更多單位數。

以被動式的投資方式來完成自己的財務目標,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可參考我另外一篇文章:做好理財,你該有一套投資策略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http://www.ifa-cfpsite.com/new2.php?id=132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http://www.lifemoney.cc,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部落格:
1. (大眾)理財與人生 http://ez-financial.blogspot.tw/
2. (財務顧問) IFA財務顧問網 https://lifemoneyblog.com/

Photo: opensourceway,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