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怎麼立?30歲必備理財建議(下)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9-105544

(續上篇:〈30怎麼立?30歲必備理財建議(上)〉OLYMPUS DIGITAL CAMERA

3. 我收入都不到百萬,我根本沒辦法存錢

收入多少跟可以存下多少錢,並不是絕對成正比,賺的多不一定存更多,它反而是跟你的用錢習慣有關係。如果你不想要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在任何時間點你都應該開始建立存錢的習慣。

要能夠存的下錢,你要對自己的錢怎麼來、怎麼花掉──你的收入與支出──有清楚的概念。至少你應該花點時間每個月整理自己的財務,利用記帳,把平常的開銷做個記錄,經過2、3個月後把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抓出一個比例,就可以知道那些是合理的生活支出,那些是可以再加以縮減控制的支出。有了這樣的數字,接下來就可以把每個月的收入的一部份,先扣除來做為儲蓄投資的金額,剩下來的是每月的生活支出、娛樂等等,也就是先儲蓄再花費的做法,如果你這樣持續做下去,就不用怕存不到錢了。

4. 我的財務狀況這麼單純,我不需要費心做理財

你現在可能還不需要擔心房貸、褓姆費、才藝課學費、醫藥費等等,更應該趁現在為自己跟家庭的財務打好基礎,把基本的模式建立起來。什麼樣的模式呢?就是量入為出、隨時保持儲蓄的好習慣的模式。

個人或家庭的支出,你可以把它大約可分為幾類:一是日常生活的開銷(房租、水電、伙食…等),二是年度支出費用(例如壽險、產險的年度保險費用),三是財務上優先的儲蓄投資(這部份金額是你會從收入中提撥固定比例的金額,來做儲蓄或投資以達成以後的財務目標),四是生活品質上的開銷,諸如你用在健身中心的費用、在嗜好興趣的開銷、外出用餐享受美食、購買3C產品等等,這四個項目,原則上你可以利用5122的原則來做比例上的分配,也就是:

a. 日常生活的開銷:50%
b. 年度支出費用:10%
c. 財務上優先的儲蓄投資:20%
d. 生活品質上的開銷:20%

舉例來說,立民在一家貿易公司上班,月薪35,000元,他每月支出分配比例如下:

20140126 30歲而立比例

你可以利用5122原則來調整自己財務收支比例,如果數字上比例差異太大,像是日常生活開銷支出比例高達70%,影響到每月的儲蓄投資,也沒辦法偶爾犒賞自己去吃一頓大餐,那可能是平常的意外支出太多、沒有目的的花費太兇,這時就必須利用每個月記帳的報告,來看看自己的錢都花到那裡去了,儘量去控制減少意外的支出(例如逛街常常沒有想好想要買那種衣服,買了一堆後來都沒在穿的衣服)。

5. 我不想把自己搞的這麼累,我會自動自發的存錢

別相信自己永遠都會自動自發的存錢!

人性難免都會有偷懶的時候,如果要強迫自己每個月固定做儲蓄投資,最好的方法是另外開一個銀行帳戶,專門用來做儲蓄與投資用。每個月一領到薪水,就先把要存的錢先轉入這個帳戶,再由這個帳戶每月自動扣款去做投資。

不要把儲蓄投資的錢跟日常花費用的錢混在一起,有一個專門的戶頭才能專款專用。中間即使有基金、股票等等的贖回,也是進入到這個戶頭,到時這筆錢還是會用來繼續做投資,而不是把它跟一般正常日常開銷用的錢存放在一起,如果不知不覺又把它用掉,這就失去當初存錢的意義了。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http://www.ifa-cfpsite.com/new2.php?id=132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http://www.lifemoney.cc,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Top photo: pol sifter, CC Licensed.

CFP宅急便-TAYLOR

關於作者..

【CFP宅急便】
Taylor廖義榮,曾是拎著007手提箱各國跑生意的資訊業外銷老手,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證照,現在是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及在企業推廣EAP員工協助方案:員工理財教育與諮詢

30怎麼立?30歲必備理財建議(上)

30怎麼立?30歲必備理財建議(上)
7420140119創業30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9-105281

30歲的你可能剛結婚,從孤家寡人變成二人世界,以前只要賺的錢自己夠用就好、愛怎麼花就怎麼花,現在除了自己,還要擔心家庭的財務;在工作上也許工作5、6年,已經駕輕就熟,正在考慮是否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可以跳槽,甚至是不甘長久過著朝九晚五、有志難伸的日子,想要自行創業當老闆……以上其實都跟你的財務狀況息息相關,以下就理財的角度,提供一些建議給你做參考,30歲,理財應該避免有以下迷思:

1. 我盡情享受人生,沒有什麼不對吧!

如果你是名符其實的月光族,想說「辛苦工作不就是為了享受人生嘛,錢再賺就有!」「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會後悔!」於是你一個月花六、七千元買演唱會門票追星、手機一定要是最新款的才夠潮,反正就是儘量把錢花到一點都不剩。工作確實辛苦,偶爾犒賞自己也是應該,不過現在的經濟情勢跟以前不一樣,尤其在工作職場上,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事情了。Nokia曾經是世界第一的手機大廠,但是在智慧型手機出現後應變得太慢,近幾年在蘋果和三星夾殺下,市佔率節節敗退,連續九季嚴重虧損金額高達50億美金,不得不在2013年把手機部門賣給微軟。整件事情不過是這幾年才發生的時間而已,Nokia從「芬蘭之光」變成「沒有人敢拿的手機品牌」,你說有什麼事情不會改變?

建議你要為自己建立一個緊急預備金,這個金額至少是你半年的生活費,你無法預知工作上什麼時候會有變動,下一個工作的銜接可能也不會那麼順利,你必須有一筆錢可以應付這些緊急狀況的發生。

2. 我能力很好,現在應該出來自己創業了

在工作上已經駕輕就熟的你,對於每天朝九晚五、一成不變的工作漸漸感到不耐煩,你可能覺得以能力來說,公司給你的薪水太少了,一股不甘長期寄人籬下、想要自行創業的感覺油然而生。最近網路創業的風潮風起雲湧,有人靠著創新的商業模式建立龐大商機,例如:臉書的創辦人馬克佐克柏靠著臉書,不到30歲身價就超過135億美金,成為新一代的網路傳奇。這到底是極其少數的例子,多數創業成功的人,還是需要紮實的商業獲利模式、長期經營才能夠成功。
 不久前,有一個年輕人來找我做理財諮詢,他投身一家新創的公司,由於公司業務推展不是很順利,積欠員工薪水,讓他自己的生活都發生問題。如果你也想創業的話,以下可以做為你的參考:
(1)創業需要多種人才配合
創業要成功,絕對不是只有技術就行了,如果一群年輕人自認技術很行、彼此理念也相同,大家錢湊一湊就出來創業,結果發現除了工程師外,公司還需要行銷業務人員,才能推銷商品與理念、找到生意機會或對外募資等等。創業團隊應該多找不同屬性的人才,即使是一家軟體研發的公司,也需要行銷、財務、管理等等人才,公司才可以正常運作。

(2)除非確定明確商業模式,否則不要冒然投入高成本

一個創意看起來天衣無縫、商機無窮,事實上,可能離商業化運作還非常遙遠。一個想像的商業模式沒有經過市場洗禮,往往都只是空泛無比的想像。如果在一開始,每個人就毅然決然辭去原來的工作,設立公司、租辦公室等等,風險會相當高。

如果大家先以專案團隊的形式運作,彼此先討論商業模式、做研發,也用商品試賣來測試市場水溫,經過市場的考驗,商品的設計和營運模式也許都需要修正,等到適當的時機,大家再共組公司、一起打拼,成功的機率無形中也會提高不少。而經過一段時間相處與共事後,才來共組創業團隊,也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方式,因為沒有共事過,你無法了解一個人的處事態度、價值觀等等,如果彼此都相處不來,就別談是否要變成唇齒相依的創業夥伴了。

(3)為你的創業準備至少2年的生活準備金


創業初期是最辛苦的時候,可能都還在摸索商業模式,因此你的收入也許會中斷。在創業前,除了需要投資公司、參與創業的資金外,你還必須為自己存下至少2年的生活費,以避免你會因為收入中斷,讓自己陷入財務的窘境。
(下篇待續)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http://www.ifa-cfpsite.com/new2.php?id=132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http://www.lifemoney.cc,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Top photo: SalFalko,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