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高收益債基金配息當退休收入唯一來源

20150720 Sky

2015年遠見雜誌曾做了一次退休理財生活大調查,這次調查是聚焦於退休生活的理財規劃。調查結果指出,以退休為投資理財目的、且投資基金者,有七成六投入在固定配息型基金上,而這類基金中以債券型基金為主配置者近一半。

交叉分析卻發現不管哪個年齡,都配置高比例的固定配息型基金,尤其是25~29歲族群、30~39歲,有投資基金者,分別有百分之百與超過七成擁有配息型基金。

這調查說約6成台灣工作者的退休準備不足,這結果並不讓人訝異,但是以退休為投資理財目的、且投資基金者,有七成六投入在固定配息型基金上,而且有近50%的人把債券型基金做為投資的主要配置,這就相當耐人尋味。如果這些投資人的都是已退休或是接近退休年齡的,把配息基金做為投資的主要配置這可以理解,但是25~29歲與30~39歲族群的退休規劃是投資在配息型基金,就相當令人納悶了。

巧合的是最近幾個已經退休的或即將退休的朋友,他們的投資組合中高收益債配息基金都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不是100%、就是超過80%以上都是這種基金,而且他們都以為這樣的投資是相當保守穩健的、每月固定配息也完全能夠符合他們退休規劃的需求,對於這種主要以投資於高風險的公司債基金的風險一無所知,這不禁讓人為他們的退休規劃擔心。在退休規劃的投資上面有幾個議題是值得探討的:

  1. 高收益債基金並非穩賺不賠,拿了配息你可能輸了本金

很多人買高收益債基金只看它的配息部份,認為它穩定配息可以提供退休生活費的來源,但是你可能忽略了高收益債基金淨值是會變動的、它是有可能造成虧損的。在金融風暴時亞洲區及全球型股票基金跌幅為-65%,而整體高收益債基金的跌幅也在-40%~-45%之間,高收益債基金並不是沒有風險的。

債券基金總報酬=配息金額+基金淨值漲跌,把以下兩項加總: (1)利息收入與(2)資本利得,才是它真正的報酬率。如果你買了高收益債基金,你可能以為它穩穩的每月配息就跟錢擺銀行定存一樣,但是這二者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銀行定存的本金可以100%拿回,債券型基金贖回時的淨值卻是會隨著市場利率變動,本金是有可能有虧損的。

舉例: 如果你買了100萬的高收益債基金,淨值10元,年配息5%,一年後淨值下跌1元

資本利損: (10元- 9元) ÷ 10元 x 100萬元 = 10萬

配息: 100萬元x 5%= 5萬元

則100萬本金-10萬資本利損+ 5萬配息= 95萬

總報酬率= 95萬÷ 100萬x 100%-1= -5%

下圖為一已退休人士將1, 000萬資金投資於基金,他以為他的投資中80%投資於低風險的債券基金、20%在股票基金。經過分析他持有的7支債券基金,多數是高風險的高收益債基金,從2007年7月1日起至2015年7月20日,其淨值下跌幅度多在40%以上,只有一支例外:BL美元高收益債基金,因是2012年才成立的,可見高收益債基金波動性是相當大的。

20150720債券下跌

  1. 退休規劃投資配置以穩健為原則

退休規劃可能有幾種狀況,一是你現在年紀尚輕,距離退休還有20年、30年的時間;二是你即將退休或是已經退休了。不管是何種狀況,你都需要為你的投資做好資產配置,合適的資產配置讓你可以賺取投資報酬,也能分散風險。因此我們會去做資產配置的平衡,讓投資配置中包括了股票與債券等標的,利用股票型基金賺取報酬,但是因為它可能有較高的波動風險,同時我們利用債券的穩定低波動性來降低風險,換取較穩定的低報酬。

但是我們看到蠻多人把高收益債基金當成類似定存的的工具,他們的投資組合中這種高波動的高收益債基金就佔了大部份比例,甚至全部是高收益債基金。債券基金並不是全部都是低風險的,有些債券投資於投資等級債或政府公債,這樣的債券基金可以發揮股債平衡、降低風險的效果。而高收益債基金則多數投資於信用等級較弱、違約風險較高的公司債,它的風險性是比前者投資於投資等級債或公債的基金風險要高的,它幾乎就相等於你買股票型基金一樣,因為股災來時,它下跌的幅度可能跟股票差不多。如果你把高收益債基金視為一般的債券基金,以為它是蠻穩定的、可以在市場危機來時為你發揮平衡風險的功能,那你就錯了,它會跟股票基金一樣賠的很慘。

從以下貝萊德環球政府債券基金A3美元、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T級別美元這二支基金中持有的債券等級,你就可以看到貝萊德的基金主要買的是投資級債券,而聯博全球高收益債買的多數是非投資級債券,這二者的投資風險是截然不同的。

你的投資組合中的債券配置應該把這二種基金做適當比例的分配(例如60%~70%在投資等級債或公債的基金,30%是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等) ,才能達到股債平衡的效果(按:高收益率債券指投資的債券評等低於標準普爾公司評等BBB等級,或穆迪投資服務公司評等Baa等級)。

20150720債券評級

3. 別把高收益債券配息當退休收入唯一來源

高收益債券配息蠻符合一般人退休的需求的,因為它有月配息的方式。想想看,如果有1,000萬投資在高收益債券基金,假設每年有6%的配息,一個月固定領50,000元配息做退休生活費,這是多麼棒的一件事。
問題是這些配息是變動的,它有可能會減少,更加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些配息可能就是從你的本金配出來的。各家基金公司網站都會公佈其配息比率來自何處。例如下圖為二家基金公司網站公佈的配息比率,最右邊一欄:本金+配息顯示的比例就是配息來自於本金的比例。 如果這個月配息50,000元,但是其中的60%,30,000元是從你投資的本金拿出來再配息給你的,你會做何感想? (配息50,000元,其中40%來自於可分配淨利益,60%來自本金,因此你當月真正的配息是只有50,000元 X 40%=20,000元)。

因此別把高收益債券配息當退休收入唯一來源,如果你的投資配置內全部是這些高風險的高收益債基金時,難保那一天你會因為市場景氣不佳,而提早用光你的退休金。舉例有1,000萬投資在高收益債券基金,每年有6%的配息,但是60%是來自於本金,這就相當於這基金每年賺2.4%,但是同時你每年自本金中提領了3.6%,這樣算下來,30年後1,000萬的本金將只剩下不到500萬,更不要說這中間可能碰到類似金融風暴的狀況,就會加劇它本金下跌的風險了。

20150720債券配息

(資料來自於各基金公司網站)

4. 與其完全依賴配息基金,不如建立自己的退休提領帳戶

多數人其實是一聽到高收益債券基金的名稱中有債券二個字,就把它跟投資於投資級債券及政府債的基金歸類為同一種,因此他們的配置中幾乎全部是高收益債券型基金,期待用它的配息來過退休生活,這其實是存在相當的風險性的。

建議退休規劃的投資,還是應該要運用資產配置的做法,為你的投資做適合的配置。假設你的配置分配比例為:固定收益型70% 、增長型30%,固定收益型可以選擇收益比較固定的投資標的,除了高收益債券外,你可以有投資級債券、政府債基金、REITS基金(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的選擇。而相對應於基金的標的,你也可以選擇費用率較低、類似的投資類別、透明度較高的ETF(指數型股票基金)做配置。增長型的配置主要是在於投資本金的成長,你可以選擇全市場配置的標的:全球股市、美國股市、新興國家股市等基金或ETF做配置。

20150720退休配置

與其你把全部退休後的投資資產配置於高收益債這種高風險的標的上,你其實可以把所有的投資資產視為一個退休提領帳戶,每年把它產生的投資報酬的一部份提領出來,當做退休生活費之用,這樣的做法讓你的投資不再集中於單一類別的基金、而且承擔較高的風險,退休規劃可以更加穩健。

(本文僅為研究用途,非為建議投資標的,投資風險請自行判斷)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圖片來源: Anita)

 

紅酒藝品投資

紅酒藝品投資 券商布局

2015-07-14 00:57:44 經濟日報 記者孫淑瑜/綜合報導

原文刊登於聯合財經網:紅酒藝品投資 券商布局

 

陸股暴風雨後 另尋避險管道 國信證券推相關基金產品 首期規模上看1.5兆元

過去幾周大陸股市狂風暴雨之後,多數投資人的資金被套牢,對於股票、期貨的熱衷程度逐漸喪失,紛紛尋求遮風避雨的投資工具。紅酒、藝術品等創新領域投資風潮逐漸抬頭,不少觸角敏銳的投資券商,已悄悄佈局。

國信證券是最早投入新型藝術基金的券商。人民網報導,國信的首期藝術基金產品計畫規模為人民幣3,000萬元(約新台幣1.5兆元),存續期五至七年。

其模式是將券商、信託、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畫廊、拍賣行等藝術市場機構形成價值鏈,向投資者提供本金風險可控,並具超額收益的新型藝術基金產品,如藝術品信託、份額化(拆分比例)交易等各種金融形式。

國信證券總裁陳鴻橋指出,為規避贗品風險,公司擬從一級市場入手,直接與藝術家合作,對接其藝術品資產,並結合歷史交易數據和市場指數,採取超額收益分享模式,一定程度上解決藝術品在最終交割之前無法準確估值的難題。

對於流動性風險,國信指出,已與多家藝術市場機構接觸,將持續經營潛在藏家群體,拓寬銷售管道,並設計可在券商櫃台市場轉讓的模式,提高交易流動性的需求。

財富圈中另一個聚光燈焦點-紅酒,如今也成為資本浪潮中快速湧動的新型投資項目。

英國佳士德的統計,1970年至2010年間,有「液體黃金」之稱的紅酒投資報酬率為37.69倍,遠超過黃金的1.68倍。

其投資管道通常有三種:購買成品酒、葡萄酒期酒、投資葡萄酒基金。

在2010年至2011年期間,葡萄酒價格一路飆升,此前紅極一時的「拉菲」紅酒,要價曾高到人民幣數萬到數十萬元不等。

2011年大「拉菲」最鼎盛的時候,一個空瓶子能賣出人民幣2,000至3,000元(約新台幣1萬至1.5萬元)。但在最近兩年,隨著葡萄酒消費群的快速崛起,以及大陸對奢侈品高端消費的限制等,高端葡萄酒消費開始大幅萎縮,期酒、成品酒投資熱浪退潮。

然根據大陸海關發布的數據,2014年大陸進口瓶裝葡萄酒總量約為2.88億升,較2013年進一步上升。總額約為13.65億美元,相比2013年下降5.71%,整體呈價跌量升態勢。

知名葡萄酒進口商ASC 精品酒業首席執行總裁華金聲(John Watkins)指出,這表示大陸真正喜歡喝紅酒的人口前所未有的成長,這種增長讓紅酒投資的未來更真實、也更具可持續性。

經濟日報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

美酒投報率穩 小資族優選

對於另類投資組合,兩岸投資理財專家、好生活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廖義榮指出,紅酒投資市場在國際上相對已較成熟,且投報率穩定,是小資族群可以嚐試的新興理財項目。

廖義榮指出,值得投資的酒不是每年有,好的年份、好的產區生產出來的酒才會有增值潛力。這樣的標的物每年佔全世界酒莊不到1%;裝瓶之後的酒必須放在恆溫、恆濕的環境下保存,「再好的酒如果放在你家的冰箱裡,再拿出來就沒價值了。」他指出,紅酒投資的酒一般不是實體買賣,而是放在指定的專業倉儲機構裡保存,約五到十年的中長期投資為主。

他表示,隨著每年倉儲費用疊加,加上好酒喝完一瓶就少一瓶的不可複製性和稀缺性,從數據觀察,除金融風暴和大陸2011年前的炒作造成暴漲暴跌,紅酒投資一直呈現6%至8%的穩定成長,高於銀行定存利率數倍。

廖義榮表示,投資人應先懂得品嚐、增加對酒的認識,才會了解紅酒投資是趣且穩定的投資工具。

他指出,法國五大酒莊、拉丁美洲的酒品質較為穩定,而大陸山東地區一些新興酒莊,由於地理位置上緯度與法國差不多,且大陸一直想效法法國五大酒莊的做法,投資人未來也可以多加留意。廖義榮呼籲,不論是藝術品或是紅酒投資,都應從自己熟悉的項目著手,如果一味強調價值,就會偏離投資的本質而造成損失。

關於退休你的信心指數有多少?

20150628 retire survey

我們偶爾可以在媒體上看到金融機構發佈的有關退休議題的研究報告,不過不管是保險公司或是銀行委託學術單位所做的報告,其調查的深度似乎都有待加強,你很難從這些報告中真正了解到國人對退休的準備如何、準備的夠不夠等等。而在美國有機構每年專門針對企業員工的退休準備、退休信心等做調查,美國員工福利研究協會(EBRI Employee Benefit Research Institute)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機構,它在今年所發表了幾份報告:退休信心調查、退休準備及對退休的期望等,雖然國情不同,但是其中的一些調查結果倒是可以提供我們做為參考,重點內容摘錄如下:

在2015年退休信心調查中,有22%的員工說他們對於有足夠的錢過一個舒適的退休生活相當有信心。而有退休規劃與沒有退休規劃的人顯然有蠻大的差距,有做退休規劃的人覺得非常有信心的比例是28%,但是沒有規劃的比例只有12%。

對於退休的期待,在1991年只有11%的人預計在65歲後退休,而2015年比例已上升至36%,還有10%的人期待一直工作下去、都不退休的。而期待在65歲之前退休的人,也從1991年的50%,到2015年已下降至25%。而想延後退休年齡有以下的因素:

  1. 經濟情況不好
  2. 自己財務狀況不佳,無法負擔退休支出
  3. 工作上產生變數影響
  4. 需要負擔醫療支出
  5. 對政府社會福利沒信心
  6. 日常生活開銷比預期的還高
  7. 還待確定自己是否可以安穩的退休

有50%已退休人士說,他們比預期的還提早退休,多數的原因是因為健康或失能等因素造成的。只有8%的人期待在60歲前退休,但是實際已退休的人中,有36%的人是在60歲前就退休了。有26%的想到70歲後再退休,但是調查已退休人士中,只有6%的人是真正做到70歲後再退休的。

有高達67%的人退休後,希望再從事有報酬的工作,但是對已退休人士的調查,發現只有23%的人可以做到這一點。而想繼續工作的原因是:他們享受工作,想繼續活躍於職場;不過財務因素也是一個重大原因:例如存款或投資金額的減少、想繼續享受醫療保障等。

退休後收入來源,有高達80%的人期待社會安全福利可以提供退休後主要的收入來源,其他來源包括雇主提撥補助的退休計劃、個人的退休儲蓄計劃,及個人的儲蓄、投資等,而有56%的人期待他們能有退休前70%的收入。

至於退休準備到底已經有準備的金額有多少呢? 這金額是員工自己的儲蓄與投資,不包括雇主提供的確定給付的退休金金額,這裡又分有退休規劃的與沒有退休規劃的,二組答案有明顯的差異:金額最少的不足美金1,000元的部份: 沒有退休規劃的有64%的人說他們的準備金額少於美金1,000元,而有退休規劃的這個比例只有9%。另一方面有35%的有退休規劃的人說他們的準備金額在美金100,000元以上但,是沒有退休規劃的人只有3%的人達到此標準(見以下圖表)。

20150628退休準備1

至於退休到底要準備多少? 48%的人說他們曾經試著要計算出退休的花費要多少,有近半數的人(46%)人覺得他們至少要準備500,000元美金以上才夠退休之用。而有計算過退休花費的人中有29%認為需要準備1,000,000元美金以上,而沒有計算過退休花費的人,這個比例只有12%。有計算過的人似乎也提高了他們對退休後過一個舒適退休生活的信心,有33%的人回答說有信心可以過舒適的退休生活,而沒有計算過退休花費的人,這個比例只有12%。

雖然美國的情況跟我們的狀況不同,例如生活水準、基本生活開銷費用不同,但是從這幾份報告中還是可以找出一些共通點,可以讓我們再做思考的:

1. 退休年齡是否都是65歲?

由於退休給付的社會福利措施對全球政府都造成極大的負擔,現在調高法定退休年齡或是降低退休給付,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美國有高達67%的人退休後希望再繼續工作,而且是從事有報酬的工作,有些人是因為經濟狀況不佳,在退休後必須再另覓工作以維持退休後生活;有些人則是因為身體健康狀況尚可,不希望就此脫離職場。不過因為醫療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是事實,以往估計退休後餘命尚有20年,但是現在可能必須更加延長為30年,甚至更長。更長的退休後餘命,意謂著退休金準備必須準備更多,而在退休前針對退休所做的儲蓄與投資都必須更加謹慎,以免退休後發現退休金準備根本不夠用,本來是想過著退休享清福的日子,退休後卻還是必須過著朝九晚五、為五斗米折腰的日子,未免是有點辛苦了。

2. 船到橋頭不會自然直,趁早為自己退休做規劃

從美國員工退休調查的例子,我們看到有沒有做退休規劃,對自己的退休準備影響很大,有退休規劃的人有35%的人的退休準備金額在美金100,000元以上,但是沒有退休規劃的人只有3%的人達到此標準。

如果你仔細考慮過退休後的需求,你將會發現我們通常都把退休後的生活需求太過簡化了,以為退休後只要簡單過活就好,退休前每月生活費如果是5萬,退休後開銷一定會減少,可能3萬就夠了。殊不知,生活費可能降低了,但是隨著年齡漸老,醫藥費、看護費用卻增加了,而且這二項的開銷可能都要高過於退休後生活費的開銷,在做退休準備時,你能不把醫藥費看、護費用一起考慮進來預先做準備嗎?

2014年8月遠見雜誌:退休行為及勞退新制大調查中提到:”當進一步詢問受訪者預估退休後每月生活開銷時,竟有36.4%回答1萬~2萬元,2萬~3萬是29.4%。而平均預估的生活費只占退休前收入的43.3%….”,這可見國人對於退休後的需求是有多麼的不清楚,不管是自己做退休規劃或是尋求財務顧問專家的協助,你都應該儘早開始為退休做好規劃。

3. 社會福利可以提供退休後主要的收入來源?

美國有高達80%的人,期待社會安全福利可以提供退休後主要的收入來源,同樣在遠見雜誌的調查中指出:”有73.8%的受訪者沒有信心,勞退金制度可以達到自己的退休金目標”。台灣目前的勞工退休給付共有兩種,分別為勞保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給付。勞工退休金給付又有舊制跟新制,舊制是按照勞基法,僱主在員工退休時所給付給員工的退休金,新制退休金是僱主每月按員工薪資的6%提撥到個人退休金專戶的退休金給付。而這二種:勞保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給付加總起來,在一般勞工退休時所領到的錢算起來,它的所得替代率可能不到50%(所得替代率是指退休後每月所得除以退休前每月收入所得之比例,所得替代率愈高,表示退休後可用的退休生活費愈多),因此退休金的準備還是得靠自己多做準備。

在美國勞工可以選擇401K退休福利計劃,員工每月提撥金額至其退休金帳戶,公司可能也相對提撥一部份金額,而帳戶的錢可以用來投資共同基金等標的,由員工自行決定投資項目以及自付盈虧,因此員工有可能可以累積到更多的退休金準備。

同一份調查中指出,即使在我們新制退休金中在僱主提撥6%之外,勞工也可以自提最高6%,但是自提的人數比例只有21.6%。而有46.9%受訪者有每月額外從事退休理財,但是主要以購買保險商品為主佔70.1%。由於現在保單預定利率偏低,購買儲蓄險是可以做為退休規劃的選項之一,但是如果全部用保險來做退休金的準備,將要付出更多成本才能完成退休的目標,建議還是適度的承擔風險,以其他投資工具搭配來做退休規劃,較容易達成退休金的準備。

除了自提6%的新制退休金提撥的方式外,你自己其實可以藉由每月固定提撥薪水的一定比例,進入一個你專門用來做退休準備的帳戶內,利用這個帳戶內的錢來做投資建立你的退休基金。至於投資工具的選擇,建議挑選方便做投資管理的工具為主,例如:保險公司的變額年金,因為有數百種投資標的(基金、ETF等)可供選擇,方便做資產配置,在同一平台內一年也可以有6~12次免費轉換投資標的的優惠,與分散在多家銀行購買基金的方式比起來,管理上會方便許多。

另外ETF指數型股票基金,也因為其手續費成本低,及追蹤指數的被動式投資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分散風險及做好資產配置,也適合做為退休規劃的投資工具。例如一支全球型股票ETF,就已經包含了世界各國的股票,再加上一支以追蹤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績效表現為目標的ETF,投資組合中以這樣的二支ETF就做好全球股票的資產配置了。當然投資策略還是要依照你投資時間長短(距離退休還有多少時間?還是已經退休了?)可承受風險程度等等,來選擇保守穩健等投資策略做投資。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圖片來源: gags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