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務規劃的角度看: 一定要購屋嗎?

20150823Cover

購屋在個人與家庭的財務都是一項重大的計劃,多數人可能都是貸款買屋,而貸款的年期一般是20年或更久,房貸的支出可能造成家庭的沉重負擔。尤其房價在前幾年的高漲後,在台北市等都會區要買房,對一個中產家庭來說都要增加不少的支出。對一般的家庭來說財務資源都是有限的,每個月賺的錢要用在什麼地方要規劃好,人生不會只有購屋這個財務目標,其他你可能還需要完成子女教育基金準備、退休規劃等等財務目標。 如果收入是固定的狀況下,你怎麼把財務資源分配去做各項財務目標的準備是一項需要考量的問題。購屋的房貸一般是長時間的支出,它一定會排擠到其他財務目標的準備,假設你因為買了房子把所有的財務資源都用上了,再也不能做其他的財務目標的規劃,這樣的購屋決策,在整體財務規劃上看來就不是一個好的決定,所以在買屋前最好是經過審慎的評估。

1. 房貸最好不要超過總收入的三分之一,以免影響生活品質

在以前的文章我提出一個5122支出比例原則: 個人或家庭的支出可以分做幾大類,以此做為支出的管控:一是日常生活的開銷(房租、水電、伙…等),二是年度支出費用(例如壽險、產險的年度保險費用),三是財務上優先的儲蓄投資(這部份金額是你會從收入中提撥固定比例的金額,來做儲蓄或投資以達成以後的財務目標),四是生活品質上的開銷,諸如你用在健身中心的費用、在嗜好興趣的開銷、外出用餐享受美食、購買3C產品等等,這四個項目,而原則上你可以利用5122的原則來做比例上的分配(日常開銷50%,年度費用10%,儲蓄投資20% ,生活品質開銷20%),但是實際比例還是要依據個別狀況做調整。

舉例:如果房貸支出已經佔了你的年收入的40%,這時候可能儲蓄投資與生活品質上的開銷這二個項目都必須犧牲掉。你將會沒有辦法再去做其他財務目標的準備,萬一工作、健康等方面有所變化,例如失業收入中斷、生病住院產生醫療費用的重大支出,可能因此繳不起房貸或是因此而必須節衣縮食,日子過將會毫無生活品質可言。

20150823支出比例
2. 房屋貸款是否佔用了你的財務資源,讓你無法再做其他財務目標的準備?

人生不會只有購屋一個財務目標,你可能還有要準備子女教育基金、做退休規劃等等目標,如果房屋貸款佔用了你幾乎所有的財務資源,讓你不能再為其他目標做準備時,到退休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窮”到只剩下變賣不易、屋齡已有幾十年的房子。而繳清房貸已經是20年後的事了,那時要再來做其他的準備,必須付出更多的成本。例如以在退休時存到1,000萬為例,同樣在5%報酬率下,用15年的時間準備與用30年的時間,每月要投資的金額多出了2倍多的金額,而如果報酬率再增加至8%時,30年時間每月須投資的金額只有15年的金額不到1/4了(見下圖)。

20150823存退休金

因此在購屋前最好仔細評估:購屋在付貸款的同時,是否你還可以做其他財務目標的規劃? 在財務目標的優先順序與財務資源的分配上,要能夠取得平衡否則將會顧此失彼。

3. 另類思考:以租屋代替購屋

在現在房價高漲但是房租卻相對便宜的情況下,是否購屋其實可以做個另類思考:因為現在買的中古屋在20年繳清房貸後,屋齡可能已經超過30年,到時的裝修、維護等可能都是一大筆的支出。如果要轉手買賣,以房子的折舊算下來,如果市場景氣不佳可能賣的價錢不會太好。舉例說明:如果要買一間35坪、總價1200萬的二手屋頭期款420萬、房貸780萬、貸款利率2.5%試算下來總共20年要付出的成本已經超過1,400萬了(見下圖)。如果換成以租屋的方式把頭期款及每月省下的錢用於投資,投資報酬率以5%計算,他們預計將可以在20年後累積到1,200萬的資產,甚至更多,而且這筆錢是隨時可以動用,不必擔心市場景氣不佳、房子賣不掉或折舊等問題。

20150823 Rent

作者信箱:jose.b123@gmail.com ,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預約2小時財務諮詢: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別把高收益債基金配息當退休收入唯一來源

20150720 Sky

2015年遠見雜誌曾做了一次退休理財生活大調查,這次調查是聚焦於退休生活的理財規劃。調查結果指出,以退休為投資理財目的、且投資基金者,有七成六投入在固定配息型基金上,而這類基金中以債券型基金為主配置者近一半。

交叉分析卻發現不管哪個年齡,都配置高比例的固定配息型基金,尤其是25~29歲族群、30~39歲,有投資基金者,分別有百分之百與超過七成擁有配息型基金。

這調查說約6成台灣工作者的退休準備不足,這結果並不讓人訝異,但是以退休為投資理財目的、且投資基金者,有七成六投入在固定配息型基金上,而且有近50%的人把債券型基金做為投資的主要配置,這就相當耐人尋味。如果這些投資人的都是已退休或是接近退休年齡的,把配息基金做為投資的主要配置這可以理解,但是25~29歲與30~39歲族群的退休規劃是投資在配息型基金,就相當令人納悶了。

巧合的是最近幾個已經退休的或即將退休的朋友,他們的投資組合中高收益債配息基金都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不是100%、就是超過80%以上都是這種基金,而且他們都以為這樣的投資是相當保守穩健的、每月固定配息也完全能夠符合他們退休規劃的需求,對於這種主要以投資於高風險的公司債基金的風險一無所知,這不禁讓人為他們的退休規劃擔心。在退休規劃的投資上面有幾個議題是值得探討的:

  1. 高收益債基金並非穩賺不賠,拿了配息你可能輸了本金

很多人買高收益債基金只看它的配息部份,認為它穩定配息可以提供退休生活費的來源,但是你可能忽略了高收益債基金淨值是會變動的、它是有可能造成虧損的。在金融風暴時亞洲區及全球型股票基金跌幅為-65%,而整體高收益債基金的跌幅也在-40%~-45%之間,高收益債基金並不是沒有風險的。

債券基金總報酬=配息金額+基金淨值漲跌,把以下兩項加總: (1)利息收入與(2)資本利得,才是它真正的報酬率。如果你買了高收益債基金,你可能以為它穩穩的每月配息就跟錢擺銀行定存一樣,但是這二者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銀行定存的本金可以100%拿回,債券型基金贖回時的淨值卻是會隨著市場利率變動,本金是有可能有虧損的。

舉例: 如果你買了100萬的高收益債基金,淨值10元,年配息5%,一年後淨值下跌1元

資本利損: (10元- 9元) ÷ 10元 x 100萬元 = 10萬

配息: 100萬元x 5%= 5萬元

則100萬本金-10萬資本利損+ 5萬配息= 95萬

總報酬率= 95萬÷ 100萬x 100%-1= -5%

下圖為一已退休人士將1, 000萬資金投資於基金,他以為他的投資中80%投資於低風險的債券基金、20%在股票基金。經過分析他持有的7支債券基金,多數是高風險的高收益債基金,從2007年7月1日起至2015年7月20日,其淨值下跌幅度多在40%以上,只有一支例外:BL美元高收益債基金,因是2012年才成立的,可見高收益債基金波動性是相當大的。

20150720債券下跌

  1. 退休規劃投資配置以穩健為原則

退休規劃可能有幾種狀況,一是你現在年紀尚輕,距離退休還有20年、30年的時間;二是你即將退休或是已經退休了。不管是何種狀況,你都需要為你的投資做好資產配置,合適的資產配置讓你可以賺取投資報酬,也能分散風險。因此我們會去做資產配置的平衡,讓投資配置中包括了股票與債券等標的,利用股票型基金賺取報酬,但是因為它可能有較高的波動風險,同時我們利用債券的穩定低波動性來降低風險,換取較穩定的低報酬。

但是我們看到蠻多人把高收益債基金當成類似定存的的工具,他們的投資組合中這種高波動的高收益債基金就佔了大部份比例,甚至全部是高收益債基金。債券基金並不是全部都是低風險的,有些債券投資於投資等級債或政府公債,這樣的債券基金可以發揮股債平衡、降低風險的效果。而高收益債基金則多數投資於信用等級較弱、違約風險較高的公司債,它的風險性是比前者投資於投資等級債或公債的基金風險要高的,它幾乎就相等於你買股票型基金一樣,因為股災來時,它下跌的幅度可能跟股票差不多。如果你把高收益債基金視為一般的債券基金,以為它是蠻穩定的、可以在市場危機來時為你發揮平衡風險的功能,那你就錯了,它會跟股票基金一樣賠的很慘。

從以下貝萊德環球政府債券基金A3美元、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T級別美元這二支基金中持有的債券等級,你就可以看到貝萊德的基金主要買的是投資級債券,而聯博全球高收益債買的多數是非投資級債券,這二者的投資風險是截然不同的。

你的投資組合中的債券配置應該把這二種基金做適當比例的分配(例如60%~70%在投資等級債或公債的基金,30%是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等) ,才能達到股債平衡的效果(按:高收益率債券指投資的債券評等低於標準普爾公司評等BBB等級,或穆迪投資服務公司評等Baa等級)。

20150720債券評級

3. 別把高收益債券配息當退休收入唯一來源

高收益債券配息蠻符合一般人退休的需求的,因為它有月配息的方式。想想看,如果有1,000萬投資在高收益債券基金,假設每年有6%的配息,一個月固定領50,000元配息做退休生活費,這是多麼棒的一件事。
問題是這些配息是變動的,它有可能會減少,更加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些配息可能就是從你的本金配出來的。各家基金公司網站都會公佈其配息比率來自何處。例如下圖為二家基金公司網站公佈的配息比率,最右邊一欄:本金+配息顯示的比例就是配息來自於本金的比例。 如果這個月配息50,000元,但是其中的60%,30,000元是從你投資的本金拿出來再配息給你的,你會做何感想? (配息50,000元,其中40%來自於可分配淨利益,60%來自本金,因此你當月真正的配息是只有50,000元 X 40%=20,000元)。

因此別把高收益債券配息當退休收入唯一來源,如果你的投資配置內全部是這些高風險的高收益債基金時,難保那一天你會因為市場景氣不佳,而提早用光你的退休金。舉例有1,000萬投資在高收益債券基金,每年有6%的配息,但是60%是來自於本金,這就相當於這基金每年賺2.4%,但是同時你每年自本金中提領了3.6%,這樣算下來,30年後1,000萬的本金將只剩下不到500萬,更不要說這中間可能碰到類似金融風暴的狀況,就會加劇它本金下跌的風險了。

20150720債券配息

(資料來自於各基金公司網站)

4. 與其完全依賴配息基金,不如建立自己的退休提領帳戶

多數人其實是一聽到高收益債券基金的名稱中有債券二個字,就把它跟投資於投資級債券及政府債的基金歸類為同一種,因此他們的配置中幾乎全部是高收益債券型基金,期待用它的配息來過退休生活,這其實是存在相當的風險性的。

建議退休規劃的投資,還是應該要運用資產配置的做法,為你的投資做適合的配置。假設你的配置分配比例為:固定收益型70% 、增長型30%,固定收益型可以選擇收益比較固定的投資標的,除了高收益債券外,你可以有投資級債券、政府債基金、REITS基金(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的選擇。而相對應於基金的標的,你也可以選擇費用率較低、類似的投資類別、透明度較高的ETF(指數型股票基金)做配置。增長型的配置主要是在於投資本金的成長,你可以選擇全市場配置的標的:全球股市、美國股市、新興國家股市等基金或ETF做配置。

20150720退休配置

與其你把全部退休後的投資資產配置於高收益債這種高風險的標的上,你其實可以把所有的投資資產視為一個退休提領帳戶,每年把它產生的投資報酬的一部份提領出來,當做退休生活費之用,這樣的做法讓你的投資不再集中於單一類別的基金、而且承擔較高的風險,退休規劃可以更加穩健。

(本文僅為研究用途,非為建議投資標的,投資風險請自行判斷)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圖片來源: Anita)

 

關於退休你的信心指數有多少?

20150628 retire survey

我們偶爾可以在媒體上看到金融機構發佈的有關退休議題的研究報告,不過不管是保險公司或是銀行委託學術單位所做的報告,其調查的深度似乎都有待加強,你很難從這些報告中真正了解到國人對退休的準備如何、準備的夠不夠等等。而在美國有機構每年專門針對企業員工的退休準備、退休信心等做調查,美國員工福利研究協會(EBRI Employee Benefit Research Institute)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機構,它在今年所發表了幾份報告:退休信心調查、退休準備及對退休的期望等,雖然國情不同,但是其中的一些調查結果倒是可以提供我們做為參考,重點內容摘錄如下:

在2015年退休信心調查中,有22%的員工說他們對於有足夠的錢過一個舒適的退休生活相當有信心。而有退休規劃與沒有退休規劃的人顯然有蠻大的差距,有做退休規劃的人覺得非常有信心的比例是28%,但是沒有規劃的比例只有12%。

對於退休的期待,在1991年只有11%的人預計在65歲後退休,而2015年比例已上升至36%,還有10%的人期待一直工作下去、都不退休的。而期待在65歲之前退休的人,也從1991年的50%,到2015年已下降至25%。而想延後退休年齡有以下的因素:

  1. 經濟情況不好
  2. 自己財務狀況不佳,無法負擔退休支出
  3. 工作上產生變數影響
  4. 需要負擔醫療支出
  5. 對政府社會福利沒信心
  6. 日常生活開銷比預期的還高
  7. 還待確定自己是否可以安穩的退休

有50%已退休人士說,他們比預期的還提早退休,多數的原因是因為健康或失能等因素造成的。只有8%的人期待在60歲前退休,但是實際已退休的人中,有36%的人是在60歲前就退休了。有26%的想到70歲後再退休,但是調查已退休人士中,只有6%的人是真正做到70歲後再退休的。

有高達67%的人退休後,希望再從事有報酬的工作,但是對已退休人士的調查,發現只有23%的人可以做到這一點。而想繼續工作的原因是:他們享受工作,想繼續活躍於職場;不過財務因素也是一個重大原因:例如存款或投資金額的減少、想繼續享受醫療保障等。

退休後收入來源,有高達80%的人期待社會安全福利可以提供退休後主要的收入來源,其他來源包括雇主提撥補助的退休計劃、個人的退休儲蓄計劃,及個人的儲蓄、投資等,而有56%的人期待他們能有退休前70%的收入。

至於退休準備到底已經有準備的金額有多少呢? 這金額是員工自己的儲蓄與投資,不包括雇主提供的確定給付的退休金金額,這裡又分有退休規劃的與沒有退休規劃的,二組答案有明顯的差異:金額最少的不足美金1,000元的部份: 沒有退休規劃的有64%的人說他們的準備金額少於美金1,000元,而有退休規劃的這個比例只有9%。另一方面有35%的有退休規劃的人說他們的準備金額在美金100,000元以上但,是沒有退休規劃的人只有3%的人達到此標準(見以下圖表)。

20150628退休準備1

至於退休到底要準備多少? 48%的人說他們曾經試著要計算出退休的花費要多少,有近半數的人(46%)人覺得他們至少要準備500,000元美金以上才夠退休之用。而有計算過退休花費的人中有29%認為需要準備1,000,000元美金以上,而沒有計算過退休花費的人,這個比例只有12%。有計算過的人似乎也提高了他們對退休後過一個舒適退休生活的信心,有33%的人回答說有信心可以過舒適的退休生活,而沒有計算過退休花費的人,這個比例只有12%。

雖然美國的情況跟我們的狀況不同,例如生活水準、基本生活開銷費用不同,但是從這幾份報告中還是可以找出一些共通點,可以讓我們再做思考的:

1. 退休年齡是否都是65歲?

由於退休給付的社會福利措施對全球政府都造成極大的負擔,現在調高法定退休年齡或是降低退休給付,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美國有高達67%的人退休後希望再繼續工作,而且是從事有報酬的工作,有些人是因為經濟狀況不佳,在退休後必須再另覓工作以維持退休後生活;有些人則是因為身體健康狀況尚可,不希望就此脫離職場。不過因為醫療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是事實,以往估計退休後餘命尚有20年,但是現在可能必須更加延長為30年,甚至更長。更長的退休後餘命,意謂著退休金準備必須準備更多,而在退休前針對退休所做的儲蓄與投資都必須更加謹慎,以免退休後發現退休金準備根本不夠用,本來是想過著退休享清福的日子,退休後卻還是必須過著朝九晚五、為五斗米折腰的日子,未免是有點辛苦了。

2. 船到橋頭不會自然直,趁早為自己退休做規劃

從美國員工退休調查的例子,我們看到有沒有做退休規劃,對自己的退休準備影響很大,有退休規劃的人有35%的人的退休準備金額在美金100,000元以上,但是沒有退休規劃的人只有3%的人達到此標準。

如果你仔細考慮過退休後的需求,你將會發現我們通常都把退休後的生活需求太過簡化了,以為退休後只要簡單過活就好,退休前每月生活費如果是5萬,退休後開銷一定會減少,可能3萬就夠了。殊不知,生活費可能降低了,但是隨著年齡漸老,醫藥費、看護費用卻增加了,而且這二項的開銷可能都要高過於退休後生活費的開銷,在做退休準備時,你能不把醫藥費看、護費用一起考慮進來預先做準備嗎?

2014年8月遠見雜誌:退休行為及勞退新制大調查中提到:”當進一步詢問受訪者預估退休後每月生活開銷時,竟有36.4%回答1萬~2萬元,2萬~3萬是29.4%。而平均預估的生活費只占退休前收入的43.3%….”,這可見國人對於退休後的需求是有多麼的不清楚,不管是自己做退休規劃或是尋求財務顧問專家的協助,你都應該儘早開始為退休做好規劃。

3. 社會福利可以提供退休後主要的收入來源?

美國有高達80%的人,期待社會安全福利可以提供退休後主要的收入來源,同樣在遠見雜誌的調查中指出:”有73.8%的受訪者沒有信心,勞退金制度可以達到自己的退休金目標”。台灣目前的勞工退休給付共有兩種,分別為勞保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給付。勞工退休金給付又有舊制跟新制,舊制是按照勞基法,僱主在員工退休時所給付給員工的退休金,新制退休金是僱主每月按員工薪資的6%提撥到個人退休金專戶的退休金給付。而這二種:勞保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給付加總起來,在一般勞工退休時所領到的錢算起來,它的所得替代率可能不到50%(所得替代率是指退休後每月所得除以退休前每月收入所得之比例,所得替代率愈高,表示退休後可用的退休生活費愈多),因此退休金的準備還是得靠自己多做準備。

在美國勞工可以選擇401K退休福利計劃,員工每月提撥金額至其退休金帳戶,公司可能也相對提撥一部份金額,而帳戶的錢可以用來投資共同基金等標的,由員工自行決定投資項目以及自付盈虧,因此員工有可能可以累積到更多的退休金準備。

同一份調查中指出,即使在我們新制退休金中在僱主提撥6%之外,勞工也可以自提最高6%,但是自提的人數比例只有21.6%。而有46.9%受訪者有每月額外從事退休理財,但是主要以購買保險商品為主佔70.1%。由於現在保單預定利率偏低,購買儲蓄險是可以做為退休規劃的選項之一,但是如果全部用保險來做退休金的準備,將要付出更多成本才能完成退休的目標,建議還是適度的承擔風險,以其他投資工具搭配來做退休規劃,較容易達成退休金的準備。

除了自提6%的新制退休金提撥的方式外,你自己其實可以藉由每月固定提撥薪水的一定比例,進入一個你專門用來做退休準備的帳戶內,利用這個帳戶內的錢來做投資建立你的退休基金。至於投資工具的選擇,建議挑選方便做投資管理的工具為主,例如:保險公司的變額年金,因為有數百種投資標的(基金、ETF等)可供選擇,方便做資產配置,在同一平台內一年也可以有6~12次免費轉換投資標的的優惠,與分散在多家銀行購買基金的方式比起來,管理上會方便許多。

另外ETF指數型股票基金,也因為其手續費成本低,及追蹤指數的被動式投資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分散風險及做好資產配置,也適合做為退休規劃的投資工具。例如一支全球型股票ETF,就已經包含了世界各國的股票,再加上一支以追蹤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績效表現為目標的ETF,投資組合中以這樣的二支ETF就做好全球股票的資產配置了。當然投資策略還是要依照你投資時間長短(距離退休還有多少時間?還是已經退休了?)可承受風險程度等等,來選擇保守穩健等投資策略做投資。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圖片來源: gags9999)

 

就是想用「保險」來投資?千萬別選儲蓄險,你聽過「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嗎

原文刊登於商周財富網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0025639&p=0

文智與月娥剛新婚沒有多久,一個在保險公司任職的朋友來拜訪他們,介紹他們購買保險,他尤其大力推薦一種只要繳兩年之後,就可以每月領回的「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因為他們婚前各有積蓄,現在戶頭有一筆錢放定存,準備幾年後可以購屋用的。

一聽到朋友說:兩年繳387萬後不用再繳錢,每月領取6,000元(金額可能還會增加),利率比放定存還高,兩夫妻不禁大為心動。他們想,把錢拿去投保此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等到五、六年後他們想買房子時,再把保單解約贖回來。朋友又告訴他們,這張保單現在的宣告利率是2.7%,比銀行定存利率還高,他們一聽當下真想馬上簽約了!

但是,月娥是一個比較冷靜的人,她勸文智還是先研究一下再說,他們其實對保險也不了解。

以上述情形為例,的確不應該衝動:在五、六年內就要購屋,他們其實不適合買「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因為中途解約會有解約金的損失。在第五年末解約,即使加上四個年度領取的每年72,000元的年金給付,他們還是有12萬多的損失,保單會有相關的保障成本、行政費用等,因此解約可能會損失到本金。

類似文智他們這樣的情形,你可能也會有同樣的問題:以前認為保險公司就是提供保障,銀行提供儲蓄、定存等服務,做投資找基金公司、投顧公司購買基金。但是現在這些界限似乎愈來愈模糊了,銀行吸收存款,保險公司也鼓勵你買短年期的保單。甚至於保險公司還有一種投資型的變額年金險,裡面有數百檔基金可以讓你做選擇,沒有保險的保障,你也不用額外支出保險保障的成本,投入的金額純粹做投資之用…

保險到底該如何做規劃?如果把它拿來做為理財的工具的話,該如何做運用?以下提供參考的方向:

1、轉嫁風險用:規劃需要的保障額度

保險最強大的功能,就是可以讓我們做風險轉嫁,把我們可能發生的疾病、意外等風險,藉由購買保險的方式讓保險公司來承擔。例如用一年1,200元的保費購買一年的意外險100萬,意外事故發生時保險理賠100萬,是保費1, 200元的833倍,這才是保險應該發揮的功用,只有當你的保障做好規劃了,你才能安心做理財、做投資,才不會有後顧之憂。

需要買多少的壽險額度才是符合你的需要?底下是一個簡單的公式:

所需要購買的壽險保障額度C=A-B

A. 所需要的準備:
1. 每月日常生活費乘以希望留給家人的保障年期
2. 未償債務(信用貸款、卡債、其他債務)
3. 房屋貸款餘額
4. 子女教育金準備
5. 最後一筆費用(醫療費用、人生禮儀最後處理費用)
6. 留給父母的孝養金

B. 已有儲蓄準備:
1. 已有儲蓄準備(定存或已有投資、可以立刻變現者)
2. 壽險有效保額(契約有效的保單中的壽險額度)
3. 其他的準備

假設文智想這樣規劃:

家庭支出每月8萬(他希望提供家人5年的保障)
沒有負債,子女教育金希望準備600萬,(預計有二個小孩,每人準備300萬)
醫療、後事處理費預估100萬
留給父母100萬孝養金
銀行現有定存是400萬
已有壽險保額過低不予計入

套入計算他所需要的保障額度是:8萬x12月x5年x70%=336萬(家裡少一個人,預估開銷減少30%)

所需要購買的壽險保障額度=336萬+600萬+100萬+100萬-400萬=736萬

這時再配合預算,以終身壽險或是定期壽險來滿足其保障的需求,另外可搭配意外險、醫療險等附約。

2、資產配置用:利用保險商品

如果把保險商品細分,可以用來做理財投資用的工具的,大約可分成幾類:

(1) 固定利率的傳統儲蓄險
(2) 非固定利率的利率變動型保險
(3) 傳統投資型保險(附壽險保障,前5年會收取約150%計劃保費的費用)
(4) 變額年金投資型保險(無壽險保障,沒有高額計劃保費的費用負擔,扣除單次保費費用)

在現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傳統儲蓄險因為還有保險成本、行政成本等費用,因此很難有比定存利率還高很多的投資報酬率;而傳統投資型保險也因為偏高的前置成本讓客戶望而卻步。因此在現階段環境下,利用「利率變動型保險」與純投資性質的「變額年金投資型保險」來做投資工具,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在投資上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投資工具,來組合成一個投資組合,因為每種工具有不同的風險屬性、預期報酬率等,而在投資組合中每種工具的投資金額有不同的投資比例,如此一來所組成的一個投資組合,我們就可以去計算其預期報酬率。

同樣的,如果我們用銀行定存、利率變動型保險、變額年金股票基金,與變額年金債券基金 (變額年金投資型保險中,有各種不同性質的投資標的,假設我們把它分為股票型與債券型二類標的)來做不同的投資組合。假設有保守型及穩健型二種投資組合,其中投資標的的比例如下圖:

/

我們可以算出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率,當然投資是一定有風險存在的,但是藉由配置一定的比例在投資型商品上,你有可能會獲得比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如下圖:

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

b

 

在理財工具的選擇上,為了因應低利率的環境,如果固守傳統上以銀行定存,或是預定利率與定存利率連動的傳統儲蓄型保單,在完成財務目標上,因為其投資報酬率偏低,因此將需要準備更多的成本來達成財務目標所需要的目標金額。這時不妨考慮以承擔適當風險的方式,選擇把部份或全部資金以投資型保險做投資,透過適當的資產配置與投資管理來累積你的資產,讓你的財務目標可以順利完成。

財務規劃諮詢:http://goo.gl/V4F7Xu

 

就是想用「保險」來投資?千萬別選儲蓄險,你聽過「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嗎?

原文刊登於商周財富網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GArticle.aspx?id=ARTL000025639&p=0

文智與月娥剛新婚沒有多久,一個在保險公司任職的朋友來拜訪他們,介紹他們購買保險,他尤其大力推薦一種只要繳兩年之後,就可以每月領回的「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因為他們婚前各有積蓄,現在戶頭有一筆錢放定存,準備幾年後可以購屋用的。

一聽到朋友說:兩年繳387萬後不用再繳錢,每月領取6,000元(金額可能還會增加),利率比放定存還高,兩夫妻不禁大為心動。他們想,把錢拿去投保此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等到五、六年後他們想買房子時,再把保單解約贖回來。朋友又告訴他們,這張保單現在的宣告利率是2.7%,比銀行定存利率還高,他們一聽當下真想馬上簽約了!

但是,月娥是一個比較冷靜的人,她勸文智還是先研究一下再說,他們其實對保險也不了解。

以上述情形為例,的確不應該衝動:在五、六年內就要購屋,他們其實不適合買「利率變動型還本保險」。因為中途解約會有解約金的損失。在第五年末解約,即使加上四個年度領取的每年72,000元的年金給付,他們還是有12萬多的損失,保單會有相關的保障成本、行政費用等,因此解約可能會損失到本金。

類似文智他們這樣的情形,你可能也會有同樣的問題:以前認為保險公司就是提供保障,銀行提供儲蓄、定存等服務,做投資找基金公司、投顧公司購買基金。但是現在這些界限似乎愈來愈模糊了,銀行吸收存款,保險公司也鼓勵你買短年期的保單。甚至於保險公司還有一種投資型的變額年金險,裡面有數百檔基金可以讓你做選擇,沒有保險的保障,你也不用額外支出保險保障的成本,投入的金額純粹做投資之用…

保險到底該如何做規劃?如果把它拿來做為理財的工具的話,該如何做運用?以下提供參考的方向:

1、轉嫁風險用:規劃需要的保障額度

保險最強大的功能,就是可以讓我們做風險轉嫁,把我們可能發生的疾病、意外等風險,藉由購買保險的方式讓保險公司來承擔。例如用一年1,200元的保費購買一年的意外險100萬,意外事故發生時保險理賠100萬,是保費1, 200元的833倍,這才是保險應該發揮的功用,只有當你的保障做好規劃了,你才能安心做理財、做投資,才不會有後顧之憂。

需要買多少的壽險額度才是符合你的需要?底下是一個簡單的公式:

所需要購買的壽險保障額度C=A-B

A. 所需要的準備:
1. 每月日常生活費乘以希望留給家人的保障年期
2. 未償債務(信用貸款、卡債、其他債務)
3. 房屋貸款餘額
4. 子女教育金準備
5. 最後一筆費用(醫療費用、人生禮儀最後處理費用)
6. 留給父母的孝養金

B. 已有儲蓄準備:
1. 已有儲蓄準備(定存或已有投資、可以立刻變現者)
2. 壽險有效保額(契約有效的保單中的壽險額度)
3. 其他的準備

假設文智想這樣規劃:

家庭支出每月8萬(他希望提供家人5年的保障)
沒有負債,子女教育金希望準備600萬,(預計有二個小孩,每人準備300萬)
醫療、後事處理費預估100萬
留給父母100萬孝養金
銀行現有定存是400萬
已有壽險保額過低不予計入

套入計算他所需要的保障額度是:8萬x12月x5年x70%=336萬(家裡少一個人,預估開銷減少30%)

所需要購買的壽險保障額度=336萬+600萬+100萬+100萬-400萬=736萬

這時再配合預算,以終身壽險或是定期壽險來滿足其保障的需求,另外可搭配意外險、醫療險等附約。

2、資產配置用:利用保險商品

如果把保險商品細分,可以用來做理財投資用的工具的,大約可分成幾類:

(1) 固定利率的傳統儲蓄險
(2) 非固定利率的利率變動型保險
(3) 傳統投資型保險(附壽險保障,前5年會收取約150%計劃保費的費用)
(4) 變額年金投資型保險(無壽險保障,沒有高額計劃保費的費用負擔,扣除單次保費費用)

在現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傳統儲蓄險因為還有保險成本、行政成本等費用,因此很難有比定存利率還高很多的投資報酬率;而傳統投資型保險也因為偏高的前置成本讓客戶望而卻步。因此在現階段環境下,利用「利率變動型保險」與純投資性質的「變額年金投資型保險」來做投資工具,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在投資上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投資工具,來組合成一個投資組合,因為每種工具有不同的風險屬性、預期報酬率等,而在投資組合中每種工具的投資金額有不同的投資比例,如此一來所組成的一個投資組合,我們就可以去計算其預期報酬率。

同樣的,如果我們用銀行定存、利率變動型保險、變額年金股票基金,與變額年金債券基金 (變額年金投資型保險中,有各種不同性質的投資標的,假設我們把它分為股票型與債券型二類標的)來做不同的投資組合。假設有保守型及穩健型二種投資組合,其中投資標的的比例如下圖:

20150514資產配置

我們可以算出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率,當然投資是一定有風險存在的,但是藉由配置一定的比例在投資型商品上,你有可能會獲得比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如下圖:

20150514預期報酬率

在理財工具的選擇上,為了因應低利率的環境,如果固守傳統上以銀行定存,或是預定利率與定存利率連動的傳統儲蓄型保單,在完成財務目標上,因為其投資報酬率偏低,因此將需要準備更多的成本來達成財務目標所需要的目標金額。這時不妨考慮以承擔適當風險的方式,選擇把部份或全部資金以投資型保險做投資,透過適當的資產配置與投資管理來累積你的資產,讓你的財務目標可以順利完成。

財務規劃諮詢:http://goo.gl/V4F7Xu

作者擁有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公益/私益信託設立諮詢,及在企業推廣EAP員工協助方案:員工理財教育與諮詢。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員工理財規劃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聯絡信箱:jose.b123@gmail.com

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
Facebook粉絲頁:Happy Goal 樂活理財粉絲團

如果哪天銀行理專開始關心起你的財務目標

This is my first stock photo. I chose this one because it did not require any expensive props. Feel free to use this image, just link to www.SeniorLiving.Org
This is my first stock photo. I chose this one because it did not require any expensive props. Feel free to use this image, just link to http://www.SeniorLiving.Org

李玉梅有次到銀行要辦理定存,這是她跟理專的對話:

理專: 李小姐,其實您錢不一定要擺定存,現在有一種儲蓄險保單,算下來利率比定存還高,您要不要考慮看看?

李: 真的嗎?但是我只想放定存

理專:它是短年期的保單用錢隨時也可以拿回來喔!

李: 不會有損失嗎?

理專: 您看我幫您算一下,如果在第4年解約它拿到的錢,換算下來投資報酬率不錯,利息比銀行定存高,所以其實您不用擔心。

李: 要繳4年,但是我只有一筆錢要放定存

理專: 我幫您看了一下,您戶頭裡面的錢足夠您繳4年的錢, 我建議您可以多繳3年賺更多的利息

李: 可是…………….

這可能是你到銀行會碰到的狀況,尤其是在金控公司之下有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等等公司時,可能比較容易碰到這種交叉行銷的狀況。銷售保險給銀行的客戶,可能已經是理專的主要工作,而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可能銷售你2年期的利率變動型年金。

這樣的保單,性質跟銀行吸收存款的功能差不多,當然在自由經濟體系,企業要生存下來自然要使盡混身解數來賺錢獲利,這是無可厚非的,只是在整個金融體系的行銷中,消費者的權益似乎都沒有被注意到。

金融體系裡面業績是王道,不管是銀行理專或是保險公司業務員,都必須有持續不斷的新業績產生才能生存下去。一個理專每個月需要替銀行賺進數十萬的基金手續費、保險佣金收入等,他們才開始有獎金可以拿。由於業績的壓力,他們也無暇去照顧到每一個客戶的需求,客戶上門能夠花最少的時間成交,也才有時間再接觸下一個客戶。

畢竟要達成銀行規定的每月業績門檻,也不是那麼容易,因此即使是買基金,銀行理專也是希望你時常進出,基金買進贖回他們才有新的業績產生。而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多數是沒有基本月薪的,他們也是需要不斷為保險公司招攬新的業務才能維持生存,這就是我們金融體系的生態:不停的銷售才是王道。

銷售是正常的,金融業本來就會有銷售行為,否則客戶也不曉得金融業有那些金融工具是他們可以運用的。只是在這過程中,如果金融業者能夠對所屬的從業人員多一點專業訓練,讓他們銷售過程中能夠多一點同理心、多一點理財規劃的專業,在銷售的流程中能夠先去問客戶的需求,他們的財務目標等等,就能夠儘量利用金融工具來符合客戶的需求。

也許大環境無法改變。每天的業績目標還是要去達成的,但是如果多一點同理心,能夠真正去傾聽客戶的心聲,就如同以上對話的例子,也許大家多少都會碰到,當從業人員在對你銷售時,你可能有諸多問題要問他們,但是業務員或理專可能都沒留意到你的問題,或是他們只關心他們的業績,因此沒有真正了解你問的問題點何在,於是又用一些行銷話術來回答你,無法真正解開你對金融商品的疑問。

而金融業者如果能夠逐漸改變他們的思維,讓專業化的理財規劃服務真正落實到他們的行銷系統,能夠依據客戶的年齡,協助客戶完成人生不同的階段(Life Cycle)的理財需求與目的,從業人員所銷售的商品將更能符合客戶的需求。

而在從業人員的業績考核上,如果銀行除了要考核理專的手續費業績外,也將管理的客戶資產規模AUM(Assets under management)納入考量,讓理專可以長期的培養客戶,不以短期的手續費為唯一目標考量,能夠銷售合適的商品給客戶,不僅符合客戶的需求、減少消費糾紛的發生,對消費者的權益保障也是有益的。

6月6日樂活理財新主張(實戰班)課程,歡迎報名立即報名課程(請點選連結報名)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 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 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 Facebook粉絲頁:Happy Goal 樂活理財粉絲團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Photo: Ken Teegardin, CC Licensed.

說到退休你該考慮的事(下)

20150419退休重點1

說到退休,你可能會偶爾在媒體上看到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發佈的新聞,說我們退休準備到底需要多少金額才夠。最近看到二家公司發表的調查,一家說需要1, 000萬,另外一家卻說需要7,800萬才夠。退休其實沒法把它單純簡化為只有數字上的多寡,這麼做是把退休這個議題過於簡化了。退休絕對不是只有退休生活費的問題,試想你工作了大半輩子,65歲或是更早的時間你退休了,往後的人生可能有20年、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要過,你要怎麼安排退休後的生活? 整天沒事做在家看電視? 到處旅行,還是其他規劃?

退休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你要決定的不是只有生活開銷的事情。到時你應該不用再為維持生計,而朝九晚五固定上班,但是退休後的生活也需要好好安排。有人也許想住到鄉下,生活開銷比較省;有人則是想利用過往的能力、經驗來做一番其他的事情:協助年輕人創業..等等;有些你以往來不及實現的夢想,在退休後有時間了,你可能想要把它付諸實現。而這些都會牽涉到你退休後的財務需求,沒有人規定說退休規劃一定要如何做,退休一定需要準備多少金額才能退休。只有你可以靜下心來思考:什麼是你理想的退休生活,你希望在退休後做什麼樣的事情,根據你的需求,再來思考你的退休準備需要有多少,這才是對你有意義的退休規劃。延續上篇文章,我們繼續討論退休規劃需要注意的幾個重點:

  1. 退休後我該繼續做投資嗎?

如果你已經退休了,你是一筆錢放銀行定存就好,還是繼續做投資? 錢放銀行可能是最保險的一種方式,但是銀行利率太低,每年產生的利息連通貨膨脹都無法抵得過,錢放銀行是愈放愈貶值。因此最好還是有部份金額做投資會比較好,以下表為例,退休後錢的運用方式可能是1.只領取利息2. 領取投資報酬金額加部份本金。你可以看到,如果只領取利息的話,要達到你的退休生活所需,你可能所要放入的本金金額需要更多,所以適當的投資是必要的,只是退休前後,你的投資策略、投資配置等可能需要做調整。

20150419退休重點2

  1. 保險適合拿來做退休規劃嗎?

保險商品一向是有些人會利用來做退休規劃的工具之一,其中的保險商品大致可分為儲蓄險、年金險、投資型保險等等。儲蓄險一般含有壽險保障,因此保戶附出的保費還要支付保險成本,並不是單純只用來做累積保單的現金價值,加上現行保單預定利率不高,因此相對的要以儲蓄險做退休規劃,成本會比較高。

年金險基本上是為了拿來做退休規劃的工具,但是因為種種因素,它一直是叫好不叫座,銷售情況並不理想。今周刊845期有一篇文章:業務員不想賣的退休好保單就指出:“在這個全世界高齡化危機最急迫的社會,已經發展了15年的年金險商品,投保率竟然低得可憐。在台已發展十五年 但投保率仍低根據數據顯示,2011年年金險在台灣的投保率僅有4.25%,也就是說,100位台灣人中,只有4.25人購買年金險。”

目前我們處於低利率環境,一般的年金保險其實質利率可能就相當於定存而已。以一家保險公司現在正在銷售的利率變動型即期年金險 (保費一次投入後,馬上開始領取年金) 為例,投入500萬後,每年可領取21.8萬,後期領取的金額稍有增加,保證領取23年。計算下來實質利率約當年利率1.4%,投資報酬率並不突出,唯一的好處是如果退休後壽命很長,那這種年金險倒是可以避免這種長壽的風險,但是由於其報酬率不高,以此工具來做規劃你可能必需投入更多成本才能達成你的退休目標。

而在投資型保險中,這幾年保險公司推出一種變額年金險。它是一種投資型保險,不同於以往的投資型保險的是:它沒有死亡保障,也沒有以往前五年要扣除的150%左右的前置成本。它一般是單筆投入,保險公司扣除3%的費用(只收一次,有些公司可能會因金額多寡,有不同收費級距)後,其餘就進入投資,剩下的費用是每月100元的帳戶管理費。

這種變額年金險通常有400多檔,甚至多到700檔的基金、ETF等標的。如此一來可做有效的風險分散,跟做適當的投資資產配置。如果用來做退休規畫的話,可選擇於退休時做年金的結算,把當時的基金投資帳戶價值,轉換為每年(或半年/季/月)給付的退休年金。

這樣的工具是比較適合用來做退休規劃的,至於現在保險公司賣的火紅的類全委的變額年金險。以每年固定配息5%、6%的方式來招攬客戶,這只是把本來應該是由客戶自己選擇投資標的、自負盈虧的方式,變成是由投信公司來代操而已,基本上它仍然是一種投資型商品,它並非定存。

它的配息可能跟高收益債券的配息一樣:它的配息可能是來自於你投資的本金,因此也有可能是你一年收到6%的配息,但是本金虧損的幅度超過這個比例,整體算下來,你的投資還是有虧損的。如果你選擇此工具來做退休規劃,你也必須知道它的風險可能來自於那裡,才不致於讓自己的退休規劃產生不可預期的風險。

 

6月6日樂活理財新主張(實戰班)課程,歡迎報名 立即報名課程(請點選連結報名)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圖片來源: Wonderlane)

說到退休你該考慮的事(上)

242220150505退休
退休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現在進行式,對年輕人來說卻是很遙遠的事,但是不管如何,我們都應該趁我們還來得及做準備的時候,為退休及早做準備。說到退休,我們其實就是在用我們工作期間賺到的工作收入,在養我們沒有收入的期間—退休期間的支出。因此退休規劃的原則就是如何讓我們工作期間所儲存的退休金準備,可以在退休後為我們以後的退休生活支出提供可靠的財務資源,讓我們可以過一個理想的退休生活。

退休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它絕對不是像坊間一些網站的退休試算軟體那麼簡單:

只要輸入你的預估退休後餘命多少年、預估的退休後每月生活費多少、通膨率多少……等等,這樣就可以算出你的退休需求有多少,它要考量更多因素:包括你退休後會有多少收入、退休後你希望的生活水準如何?

如何去避免一些退休後的風險:退休後入不敷出、債務、長期看護的花費、配偶過世、投資損失等等,在此提供以下幾個觀點做為退休規劃的參考:

1.退休後平均餘命要規劃多長?

內政部在2014年的記者會中公布了「第十次國民生命表」,台灣民眾平均壽命平均79.12歲,其中男性為75.96歲、女性82.47歲。調查另發現,女性較男性長壽,半數的男性能活過79歲、女性則能活過85歲;對目前65歲的男性而言,平均還能再活17.57年,女性則可再活20.83年。女性的壽命比較長,也意謂著可能有部份人在退休後需要面臨喪偶後獨自生活的日子,因此一般我們都以退休後餘命20年為退休規劃的基準,但是這還是要因應個人身體健康狀況等做調整。

2.你可能會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 

根據2013年貝萊德的調查顯示,台灣雖有66%的女性已為退休作準備,高於全球女性平均的52%,但有高達65%比例的女性表示會以現金及存款的利息收入作為退休金來源,此比例約為全球女性平均的兩倍(33%)。而且,相較於台灣女性,全球女性平均多以政府退休金/勞退基金(53%)以及特定退休/儲蓄帳戶(52%)為退休金來源。台灣女性積極儲蓄,但因為理財行為保守,收益來源可能受到侷限,

由於現在銀行定位利率太低,你如果用定存來做為退休規劃的工具,相對的你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舉例來說:在2%的投資報酬率下,100萬的本金要36年才能變成200萬,而如果投資報酬率是6%,它只要12年就可以翻一倍變成200萬,因此退休準備也要選擇合適的金融工具。

當然投資一定會有風險,尤其是退休規劃的性質跟其他財務規劃不同,在退休前的投資規劃是希望儘量累積更多投資資產,因此投資策略會比較積極,是以資產的增長為目標。但是退休後,它需要的是穩定的提供退休金來源,因此這時的投資策略會轉為穩健保守,投資以能提供固定收益的投資標的為主,而這些的投資管理你可能需要專業財務顧問或投資顧問的協助。國際間認可的財務顧問證照有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具有此證照的財務顧問可以為你量身訂做你的退休規劃,通常他們以其管理的投資管理資產的一個固定比率收取管理費,中間沒有再收受產品供應商、通路商的佣金或回饋,比較能照顧到客戶的權益。

3.開始管理好健康

不管你準備的多充分,退休後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你只是在準備付給醫院的醫藥費而已,你根本無法好好享受退休後的生活。因此從現在開始採取行動,培養固定運動的習慣,讓你的健康在退休後還能維持在不錯的水準,否則老年安養、看護費用等等,可能將會耗掉你大部份的退休準備。

4. 把你已有的退休準備建立清單

你可能會為了退休準備購買了儲蓄型保單、變額年金險、投資型保單,在銀行有基金在扣款、買了台股等等。你可以把這些項目建立一個清單,方便你做管理,也做進一步的整理分析。例如儲蓄型保單還需繳費多久?它是如何給付的?這些給付是否可以符合你退休後現金流的需求?如果不合適的保單,可以做適當的調整,而投資型的變額年金險、投資型保單可以檢視一下你現有的投資策略是什麼?它是可以符合你對退休的需求嗎? 而如果你已經接近退休了,你的投資配置將要如何改變,讓你可以在退休後保持每年固定提領一部份金額來做為退休生活費?

5. 退休後你預計可以領到多少退休金?

如果是在民營機構任職的,你的退休金會來自於三方面:

a. 舊制退休金:這是公司每月依每月員工薪資總額提撥2%~15%至企業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員工退休時公司再給付退休金給員工。但是多數狀況是,企業都是按最低的2%提撥,可能無法支應員工退休的需求。

b. 勞退新制退休金:為了改善舊制退休金,可能因企業關廠、歇業等因素,讓員工無法領到退休金的狀況,從94年7月1日起開始有了勞退新制退休金。

因為它是提撥到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員工退休就多了一層保障。

它是由雇主每月提撥勞工薪資6%至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勞工退休後可按月提領。但是在94年7月1日後,有人可能選擇維持舊制退休金,那他們以後領的就是舊制的退休金。而如果他們是在94年7月1日以前就已經在企業任職,而在94年7月1日之後,他們選擇勞退新制退休金,那他們退休時可以領的退休金將是舊制退休金加勞退新制退休金。

c. 勞保老年給付:勞工每月薪資按勞保費率(現行9%)提撥至勞工保險基金,它的繳費比例是:雇主70%, 勞工20%, 政府10%,勞保局負責運作,勞工退休只要符合條件,勞保基金就會支付老年給付。

所以一般人的退休金來源會有勞退新制退休金,加上勞保老年給付,而這是可以自己上網查詢的到金額的。

待續……………..

6月6日樂活理財新主張(實戰班)課程,歡迎報名立即報名課程(請點選連結報名)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 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 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 Facebook粉絲頁:Happy Goal 樂活理財粉絲團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圖片來源: JR P)

理財其實是在理我們自己的人生

原文刊登於今周刊: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9-115065

20150320理財人生

最近一個女生找我做財務諮詢,我聽著她說她創業的故事,她大學畢業就跟男友開了一家機車行,做摩托車維修,及在網路上賣機車改裝零件。她說她從一個學生突然變成老闆的角色,要管理員工、要記帳、跟銀行申請貸款等等。很多事情沒有經驗,但是都要一件件去克服,做到第二年總算可以開始賺錢了。

她要做這樣的事情要承受周遭的人的質疑,而他們熬過來了。

我們都說現在的年輕是草莓族,沒有目標、不能承受壓力,但是從她身上我看到一種堅持、一份對目標的執著帶來的生命的韌性。不過在這過程中,她對個人與公司的財務,有很多問題不知道如何做安排,因此她來找我。看著她這樣一個25歲的小女生,如此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努力的打拼,著實讓我覺得非常感動。

這讓我也想到:其實理財不是只有在理錢財,它其實就是在理我們自己的人生。很多人談到理財,想的都是如何做投資、如何賺錢,因此坊間有各式各樣的台股投資、期權投資等等的課程,只要那個講師有獨門技巧可以賺錢,報名參加課程的人都很踴躍。

但是卻沒有一種課程是來教你如何規劃你的人生、規劃你的財務。

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我們看的到的勵志的書,多數都寫的是如何創業成功的故事。但是其實我們社會上有太多的人,用他們的生活方式在過活、在實現他們的理想。衡量人生成功與否的標準,不該只是看這個人的資產及銀行存款的多寡,有不少人用他們的力量在做公益、在解決社會的問題,他們發光發熱的故事一樣值得大家的肯定。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不管你如何規劃你的人生,它跟理財是一定會連結在一起的,人生的目標不能缺乏財務方面的考量,否則可能造成目標無法實現,以下是幾點建議:

1.你自己可以決定過個不一樣的、有計劃的人生

如果你為你的人生設立一個目標,代表著你思考過什麼是你需要的人生,而根據這些,你將會做出抉擇,來讓這些目標實現。

什麼是你想要過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你所在意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可能沒那麼重要,但是人生只有一次,何苦在意別人的看法?

一個朋友說她女兒最大的心願是進阿拉伯的半島電視台當記者,於是她女兒在學校就參與了不少國際交流性質的社團,開始培養她的能力。

當你在唸書時要選學校、選科系、出社會選擇工作時,可能都會面臨來自於家人、長輩等等的期望:希望你選擇唸名校、選擇可能前途看好的科系、而不是你希望唸的科系,長輩可能希望你畢業後考公職,以後可望有一個穩定的工作等,但是最終的決定權應該還是在於你。你面臨的種種決定,可能就對你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而如果能夠事先做規劃,讓自己在面臨人生各種挑戰時,也將能做出較佳的決定。

2.完成人生目標,財務資源是最基本的支撐

人生的各種目標,都需要有財務資源在後面做支撐:購屋、出國留學、退休、創業等等,無一不需要事先做好財務來源的安排。如果幾個財務目標同時要完成,或是目標彼此有衝突時,你甚至必須在目標間做抉擇:目標的優先完成順序是什麼,要先完成什麼目標,而如果你已經有了目標,而且已經在執行準備的階段,你也透過收支管理,把可以存下的錢用來做儲蓄或投資,這時的快樂與滿足會來自於你知道:你正在一步一步朝著目標前進,距離目標也許還遙遠,但是因為已經規劃好了,你可以知道,你是有機會來實現你的目標的。

3. 未雨綢繆生活可以更踏實

我們也碰到不少諮詢的個案是:夫妻年收入蠻高的、生活無虞,因為家庭財務狀況不錯,因此用錢上比較大方,雖然收入高,但是因為開銷多,也沒存下多少錢。

這樣案例的家庭,其實存在一個隱憂是因為沒有為未來做準備,他們把未來要用的錢,現在都把它用掉了。尤其是現在產業環境變化很快,個人在工作職場上面臨的競爭不少,今天待遇優渥的工作,明天可能就因為產業的變化而消失了。如果你現在工作收入不錯,你應該趁早做準備,賺的多相對應該要存下更多錢才對。如果還考慮到人生規劃上一些因素:提早退休、出來創業等,應該把該有的準備做好。例如如果要55歲退休,那比起65歲退休的人,你就應該準備更多退休金,因為你將會比一般65歲退休的人少了10年的工作收入。而如果創業,你需要創業資金,你也需要為個人與家庭的開銷多準備至少二年的準備金,以應付剛開始經營時候收入下降,甚至中斷的危機。

透過理財規劃, 才能讓自己更有效率的管理財務:

3月30日樂活理財新主張課程,歡迎報名立即報名課程(請點選連結報名)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 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 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 Facebook粉絲頁:HappyGoal 樂活理財粉絲團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

(圖片來源: eLKayPics)

 

給單身女性的理財建議

woman

原文刊登於今周刊: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99-114678

行政院主計總處去年公佈了102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統計,結果顯示35~39歲的女性,民國82年未婚率僅5.55%,但是102年已升至25.23%,各年齡層未婚的比率皆明顯升高。

25 至 49 歲未婚女性之未婚原因最主要以「尚未遇到適婚對象」為主;「能有穩定的工作及收入」則能夠提升其結婚意願,除即將在半年內結(訂)婚者53,000人外,其餘會考慮結婚者計116,900人,不會考慮結婚者則為371,000人或占 24.1%,換句話說,現在的比率有將近1/4比例的女性是考慮不結婚的。

在現在這種經濟環境下,女性在工作上要跟男性做競爭,在工作上往往面臨高度的壓力。

不少女性多數的時間及精神皆投注在工作上,沒有多餘的心力去經營男女感情,如果又沒有適當的交往機會,往往就把結婚的念頭擱在一邊了,周遭不乏條件好(外貌姣好、工作與經濟條件也都在中上)的女性朋友一直保持單身。

結不結婚有時候是環境因素造成,有些人是自己的選擇,所幸現在社會比較多元,不結婚的女性不用再像以前承受那麼大的壓力。女性朋友也應該可以有自己的權利選擇結婚與否,畢竟人生只有一次,妳也可以選擇一條自己想要走的路,在3月8日這天祝女性朋友婦女節愉快,也提供一些理財上的建議提供參考:

1.在工作與生活間取得平衡

女性在工作上的表現往往不輸給男人,尤其是沒有家累的不婚族對工作相當的投入,常常是超時加班,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賣給了公司。

其結果往往是工作上表現非凡,但是卻犧牲了自己身體的健康,甚至因為健康問題必需被迫暫時離開職場。

這對個人的財務是相當不利的,因為妳可能中斷了收入,卻又要負擔高昂的醫藥費。建議還是要適當對不合理的加班說不,在工作上沒有人是重要到無人可取代的,少了一個人公司照樣在運作,但是一旦妳的身體出了狀況,那也許是無法恢復的。如果妳需要常態性的加班,而且不是1、2小時的時間而已,妳可能還要做到晚上11、12點,那妳應該跟主管溝通尋求解決之道。

一家成功的企業絕對不是靠壓榨員工的時間來獲得成功的,因為它會把員工當成寶貴的資產,讓他們身心都健康才能有良好的工作表現。成功女性的定義也不該是外在裹著女強人的外衣,內在卻是滿是病痛的身體,除了工作外,休閒與運動都是必要的。

2.讓自己在財務上也健康自主

人生最需要的健康:一個是身體上的健康,另外一個是財務的健康自主。

財務上的健康指的是沒有負債,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婚女性應該有自覺到:以後的退休、養老等等都只能靠自己打理,因此在財務上更應該即早準備。提早開始把自己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做儲蓄與投資,來為以後做準備。如果已經有在進行的,也應該找時間做個檢視,看看自己本身現有的儲蓄與投資:儲蓄、保險、基金..等投資,是否可以完成自己未來的財務目標?

至少在退休與養老方面,是有足夠的財務資源來做支撐?現有的金融商品、投資比例、資產配置等是否可以符合妳的需求?

3.善用信託工具安排老年安養

美國影星茱莉安摩爾演過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故事的主角愛麗絲.赫蘭才智過人,五十歲的愛麗絲是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全球知名的語言學家,丈夫也是哈佛的癌症分子生物學家。但是有一天愛麗絲卻發現自己的方向感變差,變得健忘。就醫後,悲劇性的發現她罹患了阿茲海默症,不斷偷走她視為「自己」的部分,記憶趕不上遺忘,令她逐漸失去與外在世界的連結…

我們可能會有那麼一天:老了的時候失智、失能,或生病無法自理,需要別人照顧。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再多的錢財都無法讓我們得到應有的照顧,因為我們可能都沒有能力去處理自己的錢財了。但是透過事先設立的信託,可以把保險給付、現金、投資收入…等放入信託帳戶內,在信託合約內的條款中約定:萬一我們需要安養、照顧時,即使委託人(我們自己)沒有行為能力了,銀行還是可以依照信託的約定,每月或每年把需要的費用撥入委託人安養或照護的機構,用來照顧委託人之用。而這些放入信託內的財產,也因為有信託的保護,可以避免有心人士的覬覦,不會因為委託人失去行為能力,財產遭到侵占、挪用等。

4.公益生涯利人利己

全球免稅集團DFS的創始人查克•費尼Chuck Feeney 創立了大西洋慈善基金會,做教育提昇、醫療、和平..等等慈善工作,他捐出約80億美金的財產做慈善。他說:「上帝那裏沒有銀行,每個人都是赤裸裸地誕生,最後又孑然而去,沒有人能帶走自己一生苦苦經營的財富與盛名!」

費尼大力推廣Giving While Living生前做捐獻的觀念,因此也帶動世界上有更多有錢人紛紛捐出財產做公益。

不婚女性可以考慮把公益列入生涯規劃的考量,現在愈來愈多人以創立社會企業的方式,希望能夠結合公益行動跟企業經營。他們希望解決社會上環境、經濟、環保、教育…等等問題,同時又能夠以創新的商業模式產生營收,而企業賺的錢有一部份也將再投入做社會公益。當妳在做工作職涯思考的時候,妳可以考慮加入既有的社會企業或是創立一家新公司,結合工作與公益。

如果行有餘力,妳也可以以成立公益信託的方式,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公益項目,自己投入資金或是找同好一起募集捐款設立公益信託。這相當符合費尼的Giving While Living的理念,不只捐款而已,妳甚至可以直接參與公益信託的執行,從尋找適合的捐助對象,協助其做行銷、對外推廣、為他們舉辦公益募款活動等等。退休的時候,妳也可以投入信託的經營管理繼續做公益,讓自己的人生過的精彩又有意義! (有關公益信託,你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

透過理財規劃,才能讓自己更有效率的管理財務:

3月30日樂活理財新主張課程,歡迎報名立即報名課程(請點選連結報名)

如果你希望了解財務規劃服務的內容、對自己的保單規劃有問題,或是有其他的問題希望找財務顧問做諮詢,你可以點選此連結來預約2小時的免費諮詢: 預約免費財務規劃諮詢

§公益信託行善又節稅: 公益信託介紹影片

§了解科學化理財,如何將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運用到家庭理財: 財務規劃介紹影片

§ Facebook粉絲頁:Happy Goal 樂活理財粉絲團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EAP(員工協助方案)或理財規劃上的協助嗎?

您可以來信:jose.b123@gmail.com 或是上我們的網站:http://www.ifa-cfpsite.com,接受企業、團體預約退休規劃或理財投資相關課程講師(下載員工理財教育課程大綱),員工理財規劃諮詢(E-mail, 電話或是駐點諮詢),或個人/家庭理財規劃諮詢

作者擁有兩岸國際理財規劃認證CFP 證照,是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理事,專職的獨立理財顧問,提供客戶理財規劃顧問諮詢服務。